第265章 履歷(第1/2 頁)
貞啟帝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從容,目光從手中的奏摺上緩緩抬起,先是望向窗外那被陽光鍍上一層金邊的宮牆琉璃瓦,隨後將視線移向下方都察院的三人,溫和卻又不失威嚴地開口說道:“張愛卿,此次你跟隨孔牧大儒前往花都,不過是暫為之事。一個月之後,你便可帶著範愛卿和於愛卿返回東都,繼續為朝廷效力。”話語間,透著對朝堂事務的周全考量與佈局。
張凌雲身形一正,迅速向前邁出一步,雙手抱拳,身子深深躬下,動作行雲流水,盡顯臣子的恭敬之態,洪亮而堅定地回應道:“老臣遵旨!”聲音在空曠的御書房內迴盪,滿含著對聖意的絕對服從。
貞啟帝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神色,接著又看向孔牧,語重心長地說道:“孔牧先生,朕將這三位愛卿借與你一月。學院日後先生的人選,關係到國家未來棟樑的培養,還得勞煩先生親自把關挑選。”言辭間,對孔牧的信任與期望溢於言表。
孔牧微微躬身,腰桿雖微微彎曲,但身姿依舊透著一股文人的風骨,聲音不疾不徐,沉穩有力:“老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重託。”言罷,他與都察院的三位大臣一同退下,腳步輕緩而有序,不發出一絲多餘的聲響。
出了御書房,四人沿著皇宮那蜿蜒曲折的青石小道前行。硃紅色的宮牆高聳,牆頭的琉璃瓦在日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偶爾有幾隻飛鳥從頭頂掠過,發出清脆的鳴叫,打破了這份略顯沉悶的寧靜。於九和範洪武身著官服,神色恭敬,亦步亦趨地跟在孔牧和張凌雲身後。
孔牧手持一把繪著墨竹的摺扇,輕輕搖晃,扇面上的墨竹彷彿在微風中搖曳生姿。他率先打破沉默,轉頭看向張凌雲,眼中帶著幾分探究的意味,和聲問道:“張大人,此次花都的學子人選,我也略有耳聞。文秀的才學我已知曉,倒也不覺得新奇,只是這孟皓清,我聽聞不少關於他的事蹟,心中實在好奇,煩請張大人隨我講講這位探清府總督。”
張凌雲聽聞,先是哈哈一笑,笑聲爽朗,打破了周遭的寧靜,隨後臉上浮現出一抹複雜的神情,既有師長對學生的驕傲,又有幾分感慨,緩緩說道:“益合,也就是孟皓清,他是我看著長大的。這孩子小時候,那可是頑皮得很吶,整日裡上躥下跳,沒少讓夫子頭疼。但他本性純良,心地善良,這一點我是看在眼裡的。哎,也不知從何時起,他就像換了個人似的,變得鋒芒畢露,讓人刮目相看。”說到此處,張凌雲微微停頓,目光望向遠方,似乎在回憶著孟皓清的童年時光。
孔牧輕輕點頭,手中的扇子有一下沒一下地扇著,扇出的微風撩動著他的鬍鬚,接著說道:“我初次聽聞孟皓清,是他推翻崔炎之事。年紀輕輕,竟有這般殺伐果斷的手段,著實讓我驚訝,也愈發想要深入瞭解他。”言語間,對孟皓清的讚賞之情溢於言表。
張凌雲清了清嗓子,神色變得鄭重起來,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述孟皓清的事蹟:“他的事蹟在朝堂上下廣為流傳。初次嶄露頭角,是在朝堂之上,他一番精妙絕倫的攻城之法,助力二皇子一舉奪下凜國,當時滿朝文武皆對他刮目相看。隨後,他走馬上任探清府總督,僅僅用了三日,便將探清府多年的積弊和毒瘤肅清,行事果斷,毫不拖泥帶水。再後來,皇朝中指鹿為馬,他膽大心細,暗中幫助太子殿下分清陣營,讓太子在複雜的局勢中站穩腳跟。之後,他前往俞州,以區區百人之力,大破三萬敵軍,使得俞州恢復往日的安寧與繁榮。緊接著,又隨太子出征梁州,平定當地的內亂,為大尉的穩定立下赫赫戰功。凱旋歸來後,他更是深入地宮,歷經艱險,取出上古卷軸,為朝廷尋得一份珍貴的寶藏。而後,他孤立無援,推翻了崔炎和四皇子的勢力,穩定了朝堂局勢。最近又聽聞,他一直在調查前朝餘孽”
張凌雲一口氣將孟皓清這些年的豐功偉績說完,臉上滿是驕傲之色。儘管曾經為了這個頑皮的學生操了不少心,但此刻提起孟皓清,他心中的自豪之情難以抑制,彷彿在講述的是自己最得意的作品。而孔牧在一旁靜靜聆聽,不時露出驚訝與讚賞的神色,對這位未曾謀面的少年英才,心中的期待愈發強烈。
孔牧微微仰頭,目光透過皇宮那雕花的窗欞,望向高遠的天空,若有所思地說道:“如此看來,陛下是真的在用心培養他啊。這般天賦異稟、年少有為之人,竟還需進入謙儒學院繼續深造,這其中定有深意。”他緩緩收回目光,眼中閃爍著探究的光芒,接著感慨道:“看來,我往後得多多留意這個學子,說不定他將成為大尉未來的中流砥柱。”話語間,滿是對孟皓清的好奇與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