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誰在拖著華語電影負重前行(第1/3 頁)
“啪啪啪啪……”
“牛逼到爆啊,李瑕不愧是華語第一腦洞,現在不玩時空,開始研究生物了。”
“我還以為是時空穿梭呢,沒想到是克隆人。”
“郭凡拍得也不錯,應該是繼李瑕之後,第二位能把華語科幻搬上桌的導演。”
“劉葉的演技也爆炸,一個人演兩個角色,毫無違和感。”
“兩個克隆體見面之後的劇情還挺壓抑的,不過結局好暖心,兩個人都能互相為對方託付性命。”
“連機器人都比資本有人性,不過話說回來,機器產生人類的情感,真的是好事嗎?”
“……”
首映禮在觀眾如潮的掌聲中結束。
和李瑕以往出品的電影一樣,不管過程如何壓抑,他總會在結尾留下一個充滿希望的結局。
如果換一個文青來拍,估計最後的結局就是兩個克隆人被趕來的公司人員殺死。
他們會從休眠倉喚醒下一位‘員工’,履行那永無休止的‘三年之約’。
或許再黑暗一點,六號成功返回藍星,想要揭露公司陰謀,卻被克隆人不算人的理由,遭到所有人抵制,最後流落街頭,憤恨而終。
那些影評人和自詡高人一等,瞧不起商業電影的小眾哥就喜歡這個調調,或許能讓電影口碑再高個零點幾分。
不過李瑕向來不慣著他們,生活已經夠悲催了,幹嘛把一個用來消遣的東西弄得這麼壓抑。
首映之後的零點場觀眾們,同樣對電影讚歎不已。
電影大賣已是必然。
11月27號,電影正式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正好趕上週末,在電影一片好評和李瑕‘黃埔’成員的招牌下,人們紛紛走進影院。
在一片對於人性、克隆、法理的討論中,《月球》結束了首日放映,成功拿下1900萬的票房。
郭凡鬆了口氣,總算沒有砸招牌。
李瑕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這次的票房大機率比不了你上一部電影。”
“那肯定的,型別還是太小眾,我原來預想能有一億就不錯了。”郭凡點了點頭,沒有絲毫喪氣的樣子。
要不是有李瑕的號召力,電影能有五千萬都算他郭凡混出頭了。
現在已經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不出意外的話,能有個兩億票房。
電影主創和觀眾們開心了。
但是有人不高興了。
《月球》上映前一天,《全球熱戀》還有一千萬的票房,當兩部電影正式碰上後,立馬就掉到了五百萬左右。
按理說兩部電影題材不同,受眾也不重疊,不該有這麼大的影響,但偏偏這部愛情電影有相當大的篇幅,是兩位宇航員在太空站談感情。
同樣是遠離地球,兩者不管是劇情深度,演員演技,故事可看性,特效製作,高下立判。
再加上《全球熱戀》稀爛的口碑,在接下來的幾天,票房直接砍到腳脖子,每天在三百萬左右徘徊。
黃中君看到訊息的時候眼前一黑,做夢都想不到,明明是兩個不同的賽道,怎麼會有這麼大影響。
現在別說破億,能保本就不錯了。
他們想在賀歲檔分一杯羹的美夢被李瑕一巴掌拍碎。
“這次算你贏了,明年的《一九四二》,就是你的滑鐵盧!!”
砰!
黃中君一拳砸在電腦上,咬牙切齒。
《大地震》和《藥神》都證明了,吃人血饅頭是可以吃到撐的。
明年華義的催淚大戲對戰李瑕的喜劇,他就不信了,真有人能正反手教訓他們。
……
《月球》在上映後的幾天裡,分別拿了2300萬、2700萬票房。
火爆程度直接點燃了賀歲檔。
從九月中旬到現在,整整兩個多月的時間,影迷們總算能吃點好的了,如飢似渴的揮舞鈔票走進影院。
這也就是李瑕監製的名頭夠響,否則這種小眾電影,製作的再好,也只能是叫好不叫座,大多數人光看片名就沒興趣花錢買票。
就像最近上映的《三傻大鬧寶萊塢》一樣,由印渡國寶級演員阿米爾汗主演,用喜劇的方式揭露了當地自殺、貧富差距、填鴨式教育等等制度問題。
除了一股子咖哩味以外,電影質量出奇的好。
李瑕從盛唐的放映室出來,輕聲感慨道:“可惜沒有好的宣發渠道,印渡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