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會議(5)(第1/2 頁)
“若是有機會,朕還真想去東江看看!”朱由檢笑道。
“陛下有收復失地之雄心,來日駕臨東江,自然輕易!”
“既如此,老臣當推舉一人,為陛下籌謀!”
袁可立又拱手道。
朱由檢一揮手道,“先生請講,又是何等人才,能為我大明效力?”
“先賊酋努爾哈赤之婿,劉興祚!”
朱由檢聞言挑眉,“此人是何經歷?聽其姓名,當是我大明漢人,為何又成了韃虜的女婿?”
袁可立回道,“劉興祚此人出身遼東開原,祖籍榆林,家世頗豐。”
“至於為何投向韃虜,老臣見其信中所講,乃是被俘虜而去,不得不屈從。”
“亦有人言,此人頗有野望,且有驕橫之氣,因著未入衛學卻擅自穿著儒巾儒服,開原兵備道將要鞭笞他,便一怒之下而投了韃虜,亦為韃虜立功不少。”
“只是韃虜在遼東之暴行,著實令人觸目驚心,天地共厭!”
“劉興祚見其行而恨其人,乃生反正之心,多次向朝廷傳遞訊息。”
其他人聽著袁可立如此說,有些點頭,有些則是頗為不滿。
劉鴻訓便道,“此人本就是因過而受罰,又逃去韃虜之手,受其驅使而攻擊朝廷,可見其心不成!”
“且其既為先賊酋之婿,於韃虜處亦有富貴,何至於再投我處?莫不是韃虜奸細,用來離間的賊子!”
錢龍錫附和,“是極是極,這種人眼中沒有社稷江山,唯有自身富貴,豈能信用?”
袁可立只瞪了他一眼,“袁崇煥寧錦之功,便在於劉興祚提前傳遞了訊息,做了防備!”
轉而又對著劉鴻訓吹鬍子瞪眼,“遼東百姓能從皮島轉入山東如此多的人數,豈無劉興祚之策應!”
錢龍錫於是閉嘴。
劉鴻訓只回過去一個眼神,隨即低頭不再言語。
畢竟袁可立真的會罵人。
看天子的態度,被這老頭噴了,估計也不會請得天子為自己出氣。
袁可立這才重新提了提腰帶,對天子說道,“此人有這般經歷,的確不可輕易信之。”
“老臣當年受其反正,本意也是用間於賊。”
“然其情報多真,也的確內外聯絡,使遼東數十萬百姓,得以有逃亡之機,可見但論其行,的確真心反正,故而老臣今日大膽舉薦!”
朱由檢沉吟一會,負手而立,“既然老先生都大膽推舉,朕又何必畏縮而不用人?”
“劉興祚從遼東逃回來了嗎?”
袁可立道,“尚在遼東,此人天啟三年時便欲反正歸復大明,奈何為韃虜警惕。”
“老臣離職之前,曾與劉興祚聯絡,其言新賊酋黃臺吉心思深沉,對其有暗中監視,不宜輕動,願靜待良機,轉回內地。”
“既然如此,便不要急切,免得打草驚蛇,反而害了這般忠臣!”
朱由檢不管劉興祚是真心還是假意,但依其行動,以其身份,已然是朝廷目前在韃虜那邊最為重要的情報來源。
若是能把握良機,讓劉興祚在韃虜內部暴動起來,同朝廷軍隊裡應外合,未嘗不能給予韃虜沉痛打擊。
而劉興祚未返回內地,仍滯留遼東的這段時間,也足夠朱由檢再觀察此人心意如何,以及思量相關應對之策了。
於是他讓袁可立繼續巡撫登萊,並著重關注此人。
……
軍政民言罷,劉若愚按照會議紀要,將大小事務都在白板上寫明。
大明疆域全圖和遼東局勢圖上,也用不同色彩圈畫多處,點明重點,隨後一併挪到朱由檢的尚書房中,由天子日夜觀摩思考。
眾臣告退,唯袁可立被朱由檢留了下來。
袁可立暗想,應該是涉及遼東之事,天子顧及著某些人與事,故而特意留下自己來再行詢問講解。
“朕聽聞,老先生巡撫登萊時,同先帝之師孫承宗配合的很好。”
“而孫先生巡撫遼東之時,曾設錦寧防線……”
那特意標明的遼東局勢圖還在身邊,朱由檢提筆在錦州和寧遠二處,連了一線,沉吟道,“依先生之見,此防線當真可以攔住韃虜?”
朱由檢為了省錢,為了軍務,對遼東歷年奏報,是極為關注的。
然後他便發現,遼東雖打仗不行,被韃虜逼的只能倚仗堅城重關防禦,但要錢一直都很厲害。
孫承宗在遼東數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