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勇衛(第3/4 頁)
最後,朱由檢深深嘆了口氣。
“存人失地,尚有可為。”
“存地失人,死路一條!”
“還是要練兵!”
要練出來一支敢打敢拼的軍隊來,這樣才不會要考慮那麼多東西,做起事來都畏首畏尾。
想通這一點,朱由檢提筆回覆袁可立,令其時刻關注好東江,莫使得悍犬失控。
又回覆毛文龍,稱其鎮守東江,其功不小,如今功過相抵,不會懲罰,令其安心聽袁可立安排,為大明遼南前線之利劍。
寫罷,
朱由檢狠狠摔下筆,倒頭便睡。
次日一早,他便去了新編成的勇衛營中,於其中鋪床安頓下來。
直到殿試那一天,朱由檢都在與勇衛營之將士同起居、共飲食、齊操練。
他是算是發下宏願,一定要同韃虜野戰,將之狠狠除盡了。
而勇衛營也受天子鼓舞,操練起來極為認真,連最難上手的火銃火炮,都學了起來。
唯一的問題,便是朝廷的火炮製造還不夠效率,尤其是紅衣大炮,更是珍貴,讓朱由檢想送去邊地守城都不行。
朱由檢只能期望,這次制科能找來些匠造大師,讓他能帶給韃虜炮火連天的快感。
殿試當天,
朱由檢簡裝親至,並公佈了自己所擬之試題。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
所與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今士習不端,欲速見小。
東虜本我屬夷,今稱兵犯上,軍資耗巨,錢糧闕額;然民生多艱,天災綿延,朝廷豈不恤之?但欲恤民,又欲贍軍,何道可能兩濟?
,!
唐、宋曾以武臣為中書令、樞密使、文武似不甚分。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廳為佈政,典史為僉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至於漕糧為三軍續命,馬匹為戰陣急需,折截掛欠,遂失原額,何道可復?
流賊漸逸,海寇時擾,剿滅不速,民難未已,兼之水旱頻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爾多士留心世務久矣,其逐款對答毋諱。朕將親覽焉。”
試題一出,堂上貢生便個個低頭,磨墨捻筆做答。
朱由檢只端坐堂上注視,並不下去走動,以免驚擾考生思路。
而等考生答完,時辰已到,朱由檢便令人快快收卷,自己要迅速閱覽。
此次科舉,貢生共三百五十三人。
朱由檢居於首座,同諸考官閣臣一併審閱。
“此人不錯。”
李標為朱由檢遞過來一份卷子。
朱由檢接過,先看其文章,見文字行書,的確有點出國朝之不足,先後以正文氣、開市貿、平文武、興海運……一一對題。
然而朱由檢多看了幾遍,覺得此文雖然文采飛揚,辭藻得當,但多為老生常談,沒有太多具體實際。
他提出問題,是想要得到解決辦法的,越準備越好,豈能含糊其辭?
“且先壓下。”
朱由檢又拿來其他考生試卷,仔細看了起來。
只是考生都未有從政行軍之經歷,平時多埋頭苦讀,即便能點出朝政之缺,然一到具體辦法處,便頗為棘手。
有大談聖人教化的,
也有要以煌煌之軍,橫掃一切的,
也有勸君主以民為本,學文景休養生息,靜待後來出個武帝的。
……
朱由檢看的多了,最後只選出來了幾份合心意的,其中之一便是李標所承那份。
他徘徊不定,不知道該點何人來做崇禎朝的三鼎甲。
於是朱由檢下令,將這幾位學子召至御前。
“學生劉若宰,”
“學生管紹寧,”
“學生史可法,”
“學生黎玉田,”
“學生阮之鈿,”
“學生呂大器……”
“拜見陛下!”
六人一齊叩首,並高聲喊道。
“且起身!”
朱由檢令六人起來,並排站立,自己則是含笑說道,“你們都是國家棟梁,朕見了你們的文章,雖然有文采不足之處,但卻都針砭時弊,可見你們心中有著實報國之意。”
“朕拿捏不準榜上排名,且先問問你們,這治國之策當如何。”
六人一一做答,大多同自己試卷上的一致,個個性格分明。
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