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秦武王舉鼎受傷而死(第4/7 頁)
為盟,還把誓書藏了起來。然後,武王就派甘茂帶領五萬士兵,向壽為副將,去攻打宜陽。
秦軍包圍宜陽五個月了,可是宜陽的守將拼死抵抗,秦軍就是攻不下來。
右相樗裡疾對武王說:“秦軍已經疲憊不堪了,如果不撤回來,恐怕會出亂子。”武王聽了,就派人去叫甘茂撤兵。甘茂卻給武王寫了一封信,武王開啟一看,信上只有“息壤”兩個字。武王一下子就明白了,說:“甘茂早就提醒過我,這是我的錯啊。”於是,武王又給甘茂增派了五萬士兵,還派烏獲去幫助他。
韓國也派大將公叔嬰帶領軍隊去救援宜陽,雙方在城下展開了一場大戰。烏獲手持一雙重達一百八十斤的鐵戟,衝入韓軍陣中,就像虎入羊群一樣,韓軍士兵嚇得紛紛逃竄,沒有人敢抵擋他。甘茂和向壽也各率一軍,乘勝追擊,韓軍大敗,被斬首七萬多人。烏獲奮勇登城,他雙手抓住城堞,用力一拉,沒想到城堞被他拉斷了,他也從城牆上掉了下來,摔在石頭上,肋骨都被壓斷了,當場就死了。秦軍趁機攻下了宜陽。
韓王嚇得面如土色,急忙派遣相國公仲侈帶著珍貴的寶器前往秦國求和。武王見此情形,心中大喜,便答應了韓國的求和請求,詔令甘茂班師回朝,留下向壽在宜陽安撫地方,同時派右丞相樗裡疾先去三川開路,隨後帶著任鄙、孟賁等一眾勇士啟程,浩浩蕩蕩直奔雒陽。
周赧王聽聞訊息,趕忙派遣使者到郊外迎接,還親自準備了隆重的賓主之禮。秦武王卻誠惶誠恐,不敢接受這樣的禮遇,連忙辭謝。他心中一直惦記著九鼎,得知九鼎存放在太廟的旁室,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觀賞。只見那九尊寶鼎整齊地一字排列,威風凜凜。這九鼎乃是禹王當年收取九州的貢金精心鑄就,每一鼎上都銘刻著本州的山川人物以及貢賦田土的詳情,鼎足和鼎耳上皆有精美的龍紋雕飾,故而又稱“九龍神鼎”,自夏朝傳承至商朝,一直是鎮國的重器。周武王克商之後,將其遷至雒邑,當時搬運的時候,動用了眾多計程車卒和役夫,牽拉拖拽,舟車運載,那九鼎沉重無比,宛如九座巍峨的小鐵山,至於究竟有多重,實在難以估量。
武王繞著九鼎仔細地觀賞了一番,不禁嘖嘖讚歎,心中滿是震撼與嚮往。他看到鼎腹上分別鑄著荊、梁、雍、豫、徐、揚、青、兗、冀等九字,便指著刻有“雍”字的那尊鼎,豪情萬丈地說道:“此乃雍州之鼎,正是我秦國的寶鼎啊!我定要將其帶回咸陽!”
接著,武王又向守鼎的官吏問道:“這些鼎可曾有人能舉起來過?”官吏連忙跪地叩首,回答道:“自從有了這些鼎以來,從未有人移動過它們。聽聞傳說,每尊鼎都重達千鈞,如此重量,誰人能舉得起呢?”武王聽後,興致勃勃地轉頭問任鄙和孟賁:“二位愛卿力大無窮,能否舉起此鼎呢?”任鄙深知武王爭強好勝的脾氣,又考慮到鼎的重量實在驚人,便推辭道:“微臣的力量頂多能舉起百鈞之物,而這鼎的重量是其十倍不止,微臣實在無能為力。”孟賁卻毫不畏懼,他擼起袖子,大步向前,高聲說道:“微臣願一試!倘若舉不起來,還望大王恕罪。”
說罷,孟賁命人取來粗壯的青絲巨索,牢牢地系在鼎耳之上。他將腰帶緊緊束好,挽起雙袖,露出粗壯如柱的雙臂,緊緊套入絲絡之中。只見他深吸一口氣,猛地大喝一聲:“起!”那鼎竟被他緩緩抬起,離地約有半尺之高,然而終究因重量太過驚人,難以支撐,鼎又重新落回地面。孟賁用力過猛,雙眼圓睜,眼珠竟迸出眼眶,鮮血從眼角汩汩流出。武王見此情景,卻不以為然地笑道:“愛卿太過費力!你能將鼎舉起,難道我就不能嗎?”
任鄙見狀,急忙上前勸阻:“大王,您乃萬乘之尊,身負家國重任,不可輕易嘗試如此危險之舉啊!”武王卻充耳不聞,一把甩開任鄙,迅速卸下身上的錦袍玉帶,緊緊束縛住腰身,又用大帶扎牢衣袖,準備親自舉鼎。任鄙心急如焚,死死拽住武王的衣袖,苦苦勸諫。武王卻不耐煩地呵斥道:“你自己沒這本事,難道是嫉妒我嗎?”任鄙無奈,只得鬆開手,不敢再多言。
武王昂首闊步走到鼎前,將雙臂套入絲絡,心中暗自想著:“孟賁不過只能將鼎舉起,我定要將其舉起後再行走數步,方能彰顯我的威風!”於是,他鼓足全身的力氣,屏氣斂息,大吼一聲:“起!”那鼎果然被他緩緩抬起,離地也是半尺有餘。武王滿心歡喜,正要舉步前行,卻突然感覺力氣如潮水般迅速退去,雙手再也支撐不住那千鈞之重,只聽“哐當”一聲巨響,鼎重重地墜落在地,不偏不倚,正好壓在武王的右足之上。只聽得“趷札”一聲脆響,武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