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揚名四海。(第1/2 頁)
【朱棣遷都也說了這麼久了,再講講他的另一項偉大事業吧】
神蹟中的背景變幻成了一望無際的藍。
【朱棣在位時,海上貿易可不興盛,大名鼎鼎的鄭和七下西洋就算在他的主持下。】
【永樂三年,朱棣命令鄭和率領船隊出使西洋,說到鄭和一生也是頗具色彩。】
【他在明軍攻打雲南時被抓,隨後入宮成為了太監,在靖難之際被朱棣賞識。】
【他也沒有辜負朱棣的期望,鄭和船從蘇州到福建,從福建開始了西洋之行。】
【據明史記載,鄭和的這支艦隊共有二百四十餘隻,配備有兩萬多人,鄭和本人乘坐的主船更是長四十四仗,寬十八仗,可容納千人。】
【鄭和下西洋,帶了一船戰馬,同時運輸草料,一船糧草、一船淡水用於海上消耗,外加大小戰船,這支分工明確的船隊讓鄭和在海上所向披靡,無往不利。】
-----------------
漢朝,元朔元年。
劉徹滿眼熱烈:“來人,召樓船官,工部等人速來見朕!”
此時的他已經意識到了海外貿易的巨大利潤,漕運可以說成本太大,難以短時間內完成。
可海上貿易卻是隨時可以,只是曾經沒有大力發展海兵,只想著北伐匈奴,卻忽略了最能賺錢的大海。
他要為大漢訓練出最強的海軍,建設無敵的艦隊,讓大漢之名揚名四海!
【永樂三年,鄭和第一次下洋,自福建五虎門開駕至占城、爪哇,入印度洋,經錫蘭山,繼向西北,到古裡返航。據說他曾在古裡留下石碑,彰顯大明地域等文字。】
【永樂五年,第二次下洋開始,航路與第一次基本相同。帶去詔諭齎賜,帶回珍寶異石、珍禽異獸。永樂七年回程之際立下佈施錫蘭山佛寺碑。】
【第三次從永樂七年九月到永樂九年六月,以東印度洋為中心,從爪哇、蘇門答臘往錫蘭,又北上印度東海岸,在馬六甲修築城塞後返國。】
【第四次從永樂十一年十月到永樂十三年七月,又經東印度海岸折往波斯灣,到達霍爾木茲。】
【第五次從永樂十五年秋到永樂十七年七月,與前次航線相同,但又另分一支船隊經由阿拉伯南岸遠航到東非沿海等地。】
【第六次也是朱棣最後一次下令出海,後二十二年去世。而在他的太孫登基後五年,鄭和才迎來他的最後一次航海,也在這次出行當中病逝。】
-----------------
明朝,洪武十三年。
大殿裡已不復之前的沉悶,未來的大明在朱棣手中可謂是萬國來朝,古往今來能有幾人?
朱元璋在乎的可不是這些:“區區未曾教化的蠻夷,還不如北方的遊牧民族,有何欣喜的?如此失態!不過是為我大明錦上添花罷了。”
他在乎的可不是有多少人來朝拜,他看到的是大明在海上航行能帶來多大利益!
即便如此,朱棣臉上的笑容也沒有下去,或者說他們有可能看到的未來如此繁華怎能不讓人開心?
-----------------
永樂十六年。
朱高熾和朱瞻基可沒有看思考航海有多大收益了,他們眼前完全被二十二年所佔據,因為朱棣在這一年逝世!
他們兩人擔憂不已,朱棣本人卻是絲毫不慌張:“我這不是還有好幾年可活麼,大驚小怪的,我也不求自己長生不老,那都是騙人的,我只希望你們能把我大明帶上一個新高度!”
他很清楚那些丹藥,方士有多少水分,往日的大秦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也知道,自己年輕時總是帶兵打仗,最近已經感到身體衰弱了,卻不曾想還能活足足六年,已是心滿意足了。
【鄭和下西洋,不僅是為了經濟發展,實際上鄭和後幾次下西洋時,國家財政就非常緊張了,可頂著如此大的壓力也要進行的目的是什麼呢?】
【其實很簡單鄭和已經摸清楚了亞洲周圍近乎大部分的地圖,這在當時乃至往後幾百年都不曾有人能突破。】
【有了地圖只是基礎,朱棣的目的是建立海外大明的藩地,更重要的是以此來建立長期的穩定海外貿易,他的成果也是顯著的,諸多藩地紛紛成立。】
【在鄭和之後,明朝政府卻再無西行。原因也有後世大多皇帝沒有朱棣的能力,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騷擾已是筋疲力盡,出海慾望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