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航海(十六)(第1/2 頁)
共和四百八十年夏(690年)
高句麗新家園(阿納德爾斯基區)
遙遠的北方冰雪之地,高句麗人遷徙到了冰河的北岸,在這裡建立村莊,重新繁衍生息。
冰河只有夏季融化,上游有個大湖,湖中有個高句麗人建立的漁場,每年夏季,湖冰融化之時,高句麗人便會划著小船,去大湖捕撈。
除此之外,高句麗勇士們,在新國王高啟強的帶領下,常常划著小船,去海峽對面的陸地捕捉土著人當奴隸。
高句麗人將海峽對面命名為東桃源(美國阿拉斯加),將海峽的這一面,命名為西桃源(楚科奇半島)。
看名字就知道,高句麗人把這裡當成了世外桃源,決定在這裡定居。
“這裡這麼偏遠,應該不可能會被燕國人發現了。”留守在王城的高啟盛,負責管理族人。
說是王城,其實就是一個雪地村莊,周圍圍了一圈石頭和木柵欄,僅此而已。
高句麗如今只剩一千多人,但是他們在桃源之地卻是無敵的存在。
周圍的土著部落,組織非常鬆散,也不會列陣打仗,使用的還是木矛石矛,連青銅器都沒有。
桃源之地的土著人,面對鐵槍鐵劍鐵刀長弓的高句麗人,可謂是毫無招架之力。
高句麗人征服四周的土著部落後,並沒有把他們屠殺,也沒有全部抓起來當奴隸,而是要求他們定期進貢食物,主要是肉乾。
因為這個苦寒之地的土地承載力非常低,就算抓了奴隸,也養不活,沒那麼多糧食,所以沒有抓太多奴隸的必要,奴隸勉強夠用就行。
事實證明,哪怕是奴隸制也是需要一定的生產力的,生產力太低,就算想要實行奴隸制,都實行不了。
每一種制度都有相對應的生產力要求,共和國的議會共和制,以及中原的君主專制,對生產力的需求,還要更高。
早期部落聯盟時代,各個部落沒有大規模捕捉奴隸,只是逼迫其他部落臣服進貢或者搞人祭,很大原因就在這裡。
生產力太低了,抓了奴隸也養活不了,抓來了也會餓死,還不如進貢或者人祭。
相比捕捉奴隸,高句麗人更關心尋找食物來源,主要是尋找漁業資源豐富的水域,捕捉奴隸只是在尋找食物來源時順帶做的事情。
高句麗人尋找漁場的船隻,走遍了桃源之地(楚科奇半島東部沿海+阿拉斯加西部沿海)。
在東桃源海域,高句麗人發現了許多奇怪的海中生物,根據這些海中生物的外貌,分別給它們取名,比如海獅、海豚、海豹。
當地的土著部落,住在用冰做成的房子裡,使用麋鹿雪橇作為交通工具,穿著厚厚的魚皮或熊皮。
偶爾還能看到雪白色的大熊(北極熊),高句麗人將它們命名為雪地熊(北極熊),這些雪地熊也是高句麗人的狩獵物件。
在高句麗人的征服下,周圍的土著部落,都把高句麗人當成“天下共主”“三皇”“五帝”,天皇高啟強,地皇高啟盛,人皇/泰皇高程心。
此時此刻,高句麗在桃源之地的地位,就好比炎黃部落在中原的地位,其他部落只能瑟瑟發抖。
在這一天,長公主高程心誕下一個男嬰,取名高舍雞。
……
當高句麗人在桃源之地建設自己新的家園時。
燕國
嫦娥城
大量的棉花被搬運到碼頭,所有人都震驚地看著這些毛籠籠的白色黃金。
此時此刻的棉花,由於數量稀少,價格非常昂貴,比黃金還貴。
碼頭內,一位三十多歲的刀疤男人,滿眼熾熱地看著船上卸下來的那些棉花。
此人名叫汪直,是個海盜商人,平日裡不是在唐帝國沿海擄掠人口,就是在摩羅遊王國等南海小國擄掠人口,偶爾還會去天竺沿海擄掠人口。
擄掠的人口,都是打包賣給行會,比如桃園行會。
“乖乖,這可比我搶劫賺得多!”
汪直眼睛都要突出來了,鄭和這一趟棉花貿易下來,比他冒著生命危險搶劫還要賺錢。
鄭和為星繁國的香料商人們找到了傾銷市場,從今以後,星繁國的香料商人們,可以將他們的香料賣給大食,然後從大食獲得黃金,再用黃金從棉花國購買棉花,然後棉花賣到燕國,再然後,又從燕國購買手工產品,再把手工產品賣到星繁國,然後又從星繁國購買香料,然後又把香料賣到大食。
這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