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火燒刺史(二)(第1/2 頁)
潁川郡府
“這是什麼?”潁川太守看著主簿交給自己的一張麻紙。
“路上撿的。”主簿心虛道。
“嗯?”
太守疑惑,隨後開啟麻紙,卻看見裡面的內容寫著:
“反賊不可不剿,亦不可全剿,爾好自為之。”
落筆:竹君子
“嘶——”
看到落筆“竹君子”三個字,潁川太守倒吸一口涼氣,他在潁川郡待了這麼多年,自然知道這三個字的含量,這個“竹君子”不是某個人,也不是某個家族,而是整個潁川郡所有豪強士族聯合時共用的一個筆名,上上任潁川太守看不起這個筆名所代表的力量,結果剛上任沒幾天就被刺客暗殺,那個太守的全家也被一夥遊俠給殺了。
潁川太守仰天哀嘆,剿滅反賊要被士族殺全家,不剿滅反賊要被皇帝處死,這可真是個艱難的選擇。
-------------------------------------
一年後
“這麼多任潁川太守,居然連一夥幾千人規模的反賊都無法徹底剿滅。”
皇帝劉徹已經不再像一年前那樣生氣了,一方面是一個月前衛青的逝世讓他悲傷不已,整個人都老了許多,頭上多出許多白髮,另一方面則是習慣了,一年前是第一次有老百姓公開造反,他還沒習慣,所以才會那般憤怒。
但這一年時間裡,天下各個郡縣到處都是造反的百姓,雖然規模都不大,每隻反民隊伍只有幾百人,多的也才上千人。
但按住葫蘆又起瓢,這個縣的反民鎮壓了,那個縣又有反民,那個縣的反民鎮壓了,這個縣又出現反民。
這麼多造反的反賊裡,就屬潁川郡最離譜,每一任太守都無法徹底剿滅反賊,都是剿滅得反賊只剩殘兵敗將時,太守就突然兵敗,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兵敗,反正就兵敗了,然後反賊趁機竄進林子裡休養一段時間,過個把月又出來繼續鬧。
換了好幾任潁川太守了,還是這個樣子。
倒也不是每任太守都這樣,兩個月前有個潁川太守差點就把反賊剿滅乾淨,然後晚上睡覺的時候,太守身邊的主簿突然就把太守給殺了,殺完太守,主簿也莫名其妙自殺,完全看不懂什麼情況。
但他隱約覺得可能是地方豪強士族跟地方官吏勾結在一起糊弄朝廷,於是便想起了文帝時期,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職,乃遣丞相史出刺,並督監察御史。
“不如將這種丞相史出刺監察地方的方法長期化、制度化?然後就叫……刺史?”皇帝劉徹喃喃自語:“將天下劃分為不同區域,每個區域安排一個刺史,監督地方官,防止他們與地方豪強勾結!”
皇帝劉徹能想到很多政策都是文景二帝時期就已經實行過的,只不過文景二帝時期都是臨時政策,還從來沒有長期化、制度化。
無論是察舉制還是刺史制,都是文景二帝時期就臨時出現過,但又取消的。
皇帝劉徹越想越覺得可行,隨即讓宦官取來大漢疆域圖。
看著大漢疆域圖,劉徹想著應該將天下劃分為多少塊監察區,怎麼劃分合理。
“上古之時,大禹有九州而築九鼎,陛下何不如……”酷吏尹齊提醒道。
他是皇帝的諸多酷吏之一,專門幫皇帝對付豪強士族以及諸侯,每天都忙著抄家滅門,給皇帝充實國庫。
正因為如此,天下士人都恨透了尹齊,司馬遷還專門把尹齊編撰進了自己的酷吏列傳裡,只不過尹齊本人還不知情。
“九州?”皇帝劉徹心想似乎可行,將天下劃分為九個監察區,安排九個刺史監察地方官員,防止他們勾結豪強士族,但又轉念一想,並對尹齊非常傲氣說道:“我大漢的疆域可比大禹時代大多了,九州恐怕不夠啊。”
能夠開闢比先祖時期大得多的疆域,確實足以傲氣。
說罷,皇帝劉徹便指著地圖上新開闢的河朔、河西、南越、朝鮮等地說道:“在九州的基礎上增加朔方(有朔方城的州)、交趾(大漢疆域上的腳趾頭)、涼州(大漢的荒涼之州),將梁州改名益州,並設立在巴蜀以及新開闢的西南夷地區。”
“如此,便有朔方、兗州、青州、豫州、徐州、冀州、幽州、幷州、揚州、荊州、益州、涼州、交趾,共十三個州,其中長安洛陽一帶是京畿地區,不設立監察刺史,由朕親自監察。”
若是算上長安洛陽的京畿地區,那便有十四個州,這第十四個州,可以叫京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