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大軍齊聚濟南城下(第1/2 頁)
趙信這次帶兵出征,其實自己也沒底,雖然隊伍的戰鬥力他是毫不懷疑的,但打仗畢竟不一樣,變數極多,自己過去一直都是小打小鬧,這次與大隊人馬協同作戰,還是要小心為上。
張雷與李成旭都是慣於行伍的老人,因此對上峰的命令也是極為重視,儘管文登大營現在欠響也十分嚴重,真正有戰鬥力的不過是200家丁,其他均為充數的炮灰,但也算登州府的一大戰力。現在看趙信的“家丁”,居然有400多人,真是令人眼饞,不知不覺中就把趙信視為與他們平起平坐的中層將領了。
在充分徵詢了趙信意見後,選取途徑淄川,打算在濟南東側安營紮寨,這樣有濟南的堅固城防做屏障,可保萬無一失,眾人皆言此策可行,甚是持重!
其實趙信也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途徑前世的淄博地區時,一定要趕過去看看,煤鐵等礦藏的開採難度是精準位置,以後要發展壯大,這種礦產是絕對要抓在自己手裡的,這是在亂世安身立命的本錢。
在朱允炆建文朝,濟南府已經是山東的省治,也是山東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按察司衙門的駐地。洪武初年開始,朝廷就對濟南的城牆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全城城牆周長約6公里,高近11米、闊近17米,西門、南門和東門外還築有甕城。城牆上築有角樓、敵臺、鋪舍等防禦設施,有垛口3350個,可謂是固若金湯。
從濟南城牆之下望上去,給人以一種無法言喻的無力感,在這個冷兵器為主流的時代,這樣的城防工事簡直就是攻方的噩夢,難怪當年朱棣挾大勝李景隆五十萬大軍之威,卻在濟南城下被鐵鉉搞的頭破血流,最後只能灰頭土臉的撤回了北平。
駐防事宜結束,中高階武官即得到山東巡撫王從義、總兵楊國棟的邀請,前往濟南城共商軍機。
趙信在這一世裡也是第一次來到濟南城,真不愧為華東地區的交通樞紐和重要堡壘,歷朝歷代幾乎都在濟南拼的你死我活。對於進攻方來說,誘惑實在太大,攻下了濟南,北可以直接威脅京師安危;東可以攻略東山全境;南可以前出江浙富饒之地;西可以進攻聊城和德州,截斷漕運。
待眾將齊聚,才發現山東武官真是很多,一個大廳居然黑壓壓的一片,趙信在受邀武將中級別是最低的,只能坐在最後排,他也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前來。
王從義先是對崇禎皇帝繼位後的諸多事項進行了通報,比如平臺召對袁承煥等事項,引發諸將一陣叫好,只有趙信心底裡搖頭,“五年平遼,除非給你老兄兩個現代化的裝甲團,不然怎麼可能?這牛逼真是吹大了!”
隨後總兵楊國棟闡述了這次齊聚大軍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備甘陝起義軍主力北竄,騷擾京師,並要伺機而動,最好能協同其他省份官軍一戰而定,徹底撲滅起義軍。此次集結了山東的精銳部隊,共計馬步軍8000多人,戰力強大。
“大人,請快快撥付糧草,卑職等軍中糧草匱乏,路上就已經見底,兄弟們總不能餓著肚子。”正當楊國棟說的慷慨激昂之時,下面有一位將領開口打斷,並且還得到了不少將軍的附和。
楊國棟面露不悅,“糧草一事,王大人自有安排,爾等無需多慮!”
由於楊國棟常年在軍中效力,威望極高,他這麼一發話,下面的人也不敢再囉嗦了。不過趙信算是長了見識,難道軍中吃飯都成了問題?還好自己帶了一部分糧食,不然豈不是也要餓肚子?
他哪裡知道,由於朝廷欠響,除了登州和萊州兩處邊軍略好些,其他地區的官軍均是一路劫掠而來,但到了省府所在地,總不能繼續“打糧”,這才有了剛才那一幕。
因為被人打斷,楊國棟也沒了繼續長篇大論的雅興,說了幾句“爾等要嚴加約束士卒,不得騷擾百姓,大軍不日出徵,靜待軍令”等話,就草草結束了戰前動員。巡撫王從義自始至終都在邊上笑眯眯看著諸人,就是不開口說糧草之事,真是讓人乾著急。
會後,張雷等人找到趙信,提起接下去糧草問題的打算,原來他們攜帶的糧食也已經不多,朝廷給養卻遲遲未見蹤影,久聞趙信經商是把好手,只能屈尊前來跟趙信商量一下,如果有富裕糧草,可否先“借”一下。
趙信聽完兩人來意後,也是心頭不住冷笑。“‘借’?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吧?別說我也不多,就算是真的富足,給了你們,其他友軍要是也來,我給還是不給?借還是不借?”
不過他說出來的話就要好聽多了,“兩位大人,下官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威海本就貧苦,這次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