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家軍整編(第1/2 頁)
既然有了硝田制硝法,那就要全力去推進了,趙信當即調盧西恩進軍備局,全權負責這項工作的推進,並且在人力和財力上給予傾斜,一句話,就是趕緊把硝田弄起來。
但這項工作也不可能一朝一夕的完成,所以意味著趙家軍一年多時間裡無法大規模征戰。
趙信思來想去,決定利用這段空檔期,一是加強科技研發,二是進行軍事改革。
在科技研發上,趙信把弄來的“海門”號圖紙,還有最新式的艦炮樣品,都交給了李師傅和畢自遠等人,希望他們能在未來主力艦隻上求得突破,在陸軍火炮的研製中得到靈感。
另一方面,考慮到後金的火器部隊的升級,必須要對原來趙家軍的結構進行改革了。
每個團定額為3500人,下設4個營,每營600人,其中2個營裝備“元化造”,配屬1000支新式燧發火槍。另加一個輜重營和一個炮兵營,輜重營專門負責全營的武器裝備、後勤糧秣,炮兵營配備20門中型火炮,團部還有一支100人左右的警衛連保護安全。
騎兵每個團的定額增加到3000,配備一人雙馬,裝備短管燧發火槍和馬刀。
其實趙信還想組建趙家軍直屬重炮部隊,跟上皇太極的節奏,但目前的火炮技術還不夠成熟,只能先弄了一個炮團,操練從各地繳獲的紅衣大炮,裝上炮架,勉強維持日常訓練。他決定等新式火炮研製出來後,再進行換裝升級。
所有職務中,最小一級為連長,然後是營、團,團上面增設了旅。
具體為:
第一旅旅長牛力,下轄一、三團,一團長徐高明,三團長吳大勇;
第二旅旅長侯勇,下轄二、六團;二團長曹猛,六團長焦雲;
第三旅旅長孫可,下轄四、五團;四團長丁虎,五團長孫威;
第四旅旅長孫傳庭,下轄七、八團;七團長秦發,八團長王保山;
第五旅旅長王國樑,下轄九、十團;九團長張德順,十團長趙喜。
騎兵一旅旅長為拔都,下轄一、二團;一團長吳三桂,二團長陳貴;
騎兵二旅旅長為孫之瀗,下轄三、四團,三團長鍾可聲,四團長五納哈。
重炮試驗團團長仍然為畢自遠,他一邊抓生產一邊抓訓練,也是十分辛苦。此外還有威海艦隊,張順勝任艦隊副指揮官。
這裡一、三、四旅和騎兵旅駐紮在山東,二、五旅駐紮在山西。
從這份任命名單上,可以看出趙信還是比較念舊的,以前跟著自己的老兄弟,要麼勝任要麼到重要崗位,同時他對各團的主官,大部分都進行了輪崗,避免兵為將有的情況出現。
還有就是提拔了一批在歷次戰鬥中表現英勇的年輕軍官,如:孫威、陳貴兩人。
不過大家對孫可、吳三桂、巴布泰的任命還是頗有微詞。
不少人認為孫可不過是鷹嘴峰的一個投誠土匪,怎麼位居三旅旅長?甚至比徐高明這樣的老兄弟還要高?
趙信對此的解釋是,只要忠心辦事,辦出了實效,不管前方後方,不管出身如何,一律一視同仁。孫可在經營即墨以及青島海港上,是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特別是青島海軍基地的籌建,那絕對是今後艦隊的搖籃。
孫可聽著聽著就哭了,他最早只是一個土匪,後來跟著趙信才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其實擔任三團團長,他已經覺得德不配位了,因此工作起來那個賣力啊,簡直就是不把自己當人了,沒想到這次又是破格重用,他怎能不為趙信效死?
王保山是王保中的弟弟,長時間跟著侯勇出征作戰,也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是時候獨領一團了。
五納哈的爭議最大,大家認為他是韃子啊,怎麼能領一個騎兵團?這太荒謬了!
趙信依然從軍功上解釋,五納哈在當時奇襲登萊的戰鬥中,表現突出,要記一大功!特別是他現在還回得去麼?所以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今後還要大用的。
五納哈聽到趙信如此信任,當場痛哭流涕,指天發誓,今後願意為趙信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當然,他的那個團裡,不可能清一色都是韃子俘虜兵,也補充了一批老兵,論騎術可能還不如這些韃子兵,但論地位,明顯還是這些老兵高。
這也就形成了“在訓練場上韃子(鞭子早剪了)訓練老兵,但訓練結束,馬上又去拍老兵們的馬屁”的怪現象。
就在趙家軍整編換防如火如荼之際,趙信還饒有興致的去看了一位“老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