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劉不韋怒築京觀,獨孤應蛟恢復真名(第1/2 頁)
隨著大秦在諸多戰事中的磨礪,其軍事力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具裝騎兵與投石車的發展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具裝騎兵是大秦軍隊的驕傲。他們如同鋼鐵洪流一般,每次出現在戰場上都會給敵人帶來巨大的震懾。
這些騎兵和他們的戰馬都身披厚重的鎧甲,鎧甲上的每一片甲冑都經過大秦工匠們的千錘百煉,堅固無比。
馬背上的騎兵手持長槍,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芒,彷彿能洞穿一切。他們頭戴精緻的頭盔,只露出一雙堅定而冷酷的眼睛。
大秦的投石車,同樣是戰場上的利器。在工匠們的不斷改進下,投石車的規模變得更加巨大,射程也更遠。
這些投石車由堅固的木材打造而成,巨大的支架穩穩地支撐著投臂。投臂猶如一條粗壯的巨蟒,充滿了力量。
在戰場上,投石車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巨大的石塊被投臂高高拋起,劃過一道弧線,向著敵軍的陣地飛去。
石塊落下之處,便是一片狼藉。無論是堅固的城牆,還是密集的敵軍方陣,在投石車的攻擊下都難以招架。石塊撞擊的轟鳴聲,如同上天降下的憤怒咆哮,讓敵人聞風喪膽。
武進元年十二月,寒冷的氣息如同尖銳的冰刺,籠罩著滿飾都護府綏芬河地區。這片原本安寧的土地,卻因肅慎人的挑撥,陷入了動盪之中。
肅慎妄圖透過煽動大秦治下的肅慎人反叛,來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讓這些原本屬於大秦的子民投靠到自己的麾下。
在綏芬河地區,那些被挑撥的肅慎人內心開始動搖。他們聽信了肅慎的讒言,以為投靠過去就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卻忘卻了大秦給予的庇佑與恩澤。
他們開始聚集起來,一些激進者甚至搶奪當地的物資,與大秦的官府產生衝突,叛亂的火焰就這樣在綏芬河地區熊熊燃起。
率領安東軍駐紮在薩爾圖的安東伯劉不韋得知這一訊息後,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決定率領安東軍奔赴救援。
安東軍在劉不韋的帶領下迅速集結。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鎧甲在冬日的陽光下閃爍著冷峻的光芒。他們手持武器,表情嚴肅而莊重。
劉不韋騎在高大的戰馬上,他的戰馬嘶鳴著,彷彿也感受到了即將面臨的戰鬥的緊張氛圍。
“吾等身為大秦將士,絕不能讓大秦的土地被分裂,子民被蠱惑!”劉不韋在出徵前慷慨激昂地喊道。他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在安東軍的隊伍中迴盪著,激勵著每一位士兵的鬥志。
安東軍向著綏芬河地區急速行軍。他們穿越冰雪覆蓋的山川,馬蹄踏在雪地上,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寒冷的風呼嘯而過,吹打著士兵們的臉龐,但他們的腳步沒有絲毫停歇。
而在綏芬河地區,反叛的肅慎人還在繼續他們的破壞行為。他們燒燬了一些村莊,搶奪了百姓的牲畜,整個地區一片混亂。
當地的大秦官員們在盡力維持秩序,但面對洶湧的反叛者,他們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武進二年二月底,安東軍在劉不韋鐵血般的帶領下,終於完成了剿滅反叛肅慎人的使命。
戰場上瀰漫著血腥與硝煙的氣息,這片曾經被叛亂攪得烏煙瘴氣的土地,如今成為了肅慎人絕望的墳場。
劉不韋站在屍橫遍野的戰場上,他那冷峻的面容透著無法抑制的惱火。他無法容忍這些在大秦庇護下卻被輕易蠱惑而反叛的肅慎人。
在劉不韋的心中,忠誠是軍人乃至所有大秦子民最為重要的品質。於是,他下達了那道冷酷無情的命令:將反叛的肅慎人全殺了。
安東軍計程車兵們接到命令後,沒有絲毫猶豫。他們揮舞著手中沾滿鮮血的武器,將那些已經失去反抗能力的肅慎人一一斬殺。鮮血染紅了大地,慘叫聲迴盪在山谷之間。這是一場殘酷的殺戮,是對背叛者的嚴懲。
殺戮結束後,劉不韋又下令將這些屍體築成京觀。安東軍士兵們忙碌起來,他們把一具具屍體堆積起來,就像搭建一座恐怖的山丘。
京觀如同一個巨大而猙獰的怪物,矗立在綏芬河地區,散發著死亡與恐懼的氣息。
京觀的存在是為了震懾那些殘餘的肅慎人。那些還在觀望、心存僥倖的肅慎人,當看到那由自己族人屍體築成的京觀時,無不被嚇得面如土色。他們的心中充滿了恐懼,原本蠢蠢欲動的反叛心思瞬間被扼殺。
在大秦的其他地區,當這個訊息傳開後,人們對安東軍和劉不韋的態度褒貶不一。
一些人認為劉不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