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陸遜手段(第1/2 頁)
劉備派遣吳班、馮習率領四萬精兵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
吳班、馮習彼此呼應在巫地先後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姊歸。
為防止大魏乘機襲擊,劉備還派鎮北將軍黃權率一軍駐紮長江北岸,又派遣昭文將軍伊籍帶細作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求和未果只得奮起應戰,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東吳兵馬大都督。
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孫桓等部共十五萬軍抵禦蜀軍;同時派遣呂範北上結好曹操,以避免兩線作戰。
蜀劉兵勢甚大,孫權只調撥來了十五萬兵馬,其中的七萬乃是荊州投降守軍,實質孫權僅調撥給了他不足八萬兵甲。
面對這種情況,陸遜仔細分析了雙方的兵力、士氣及地形諸多條件,隨之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
吳軍只能採取了驕敵退兵策略,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
諸多武將自然不贊同他的說法,於是陸遜只得耐心說服並奏請孫權的支援,隨後孫權賜下寶劍一柄以鎮軍心。
劉備大軍氣勢如虹,一日推進百餘里。
陸遜率軍一直後撤到夷道、猇亭一線。
然後陸遜嚴令不準再退,轉為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
自此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全部留給了蜀軍。
此間陸遜也是飽受重壓的,東吳聲討質疑之聲一直都是濤潮不絕。
可是,陸遜依舊堅守不戰、避蜀鋒芒,最後劉備大軍推進愈來愈慢,直至演變成了對峙局面。
劉備命吳班、陳式的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屯兵長江兩岸。
次月,劉備親率主力從秭歸進抵猇亭,建立了大本營。
此時,蜀軍已經深入吳境三百多里,由於開始遭到吳軍的扼阻抵禦,於是大軍東進的勢頭驟然停頓下來。
在吳軍扼守要塞、堅守不出的情況下,蜀軍不得已乃在巫峽、建平至夷陵一線數百里地上設立了幾十個大營寨。
期間劉備為調動陸遜出戰,命令前部都督張南,率部分兵圍攻駐守夷道的孫桓。
孫桓乃是孫權侄兒,所以吳軍將軍紛紛要求出兵救援。
但陸遜深知孫桓深得士眾之心,且夷道城堅糧足堅決拒絕分兵援助。
劉備圍點打援的計謀不成,隨後又先後設計多謀,欲引陸遜出兵。
但陸遜非常沉得住氣,就是不予理睬。
蜀軍遠征,戰線縱深拉的過長導致補給困難,而且又不能速戰速決,再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至於蜀軍銳氣漸失、鬥志渙散鬆懈。
夏日酷暑難耐、劉蜀大軍取水困難,抱怨哀聲此起彼伏。
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令水軍舍舟移駐岸上、命大軍將軍勇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到秋後再行發動進攻。
於是,出現了蜀漢大軍安營紮寨連綿七百餘里以避暑熱。
劉備移營之時,東吳諸將在程普、韓當幾名老將帶領下請命相襲。
陸遜好言相勸不能阻,無奈取出孫權欽賜寶劍,才將此事按壓下去。
事後三日,陸遜邀程普、韓當二將一同登山觀敵陣,陸遜手指前方密林處說道:“我料劉備伏兵盡皆在此,若我軍冒然出擊必中埋伏!”
程普、韓當不信,臉上滿是不屑神情,但眼睛卻死死盯著前方山林張望。
兩個時辰之後,劉備大軍終於全部移營完畢離開,那片山林之中竟然隨之一陣響動,一大股人馬,垂頭喪氣的自內行出,隨最後一批移營部隊一起離去。
當劉備伏兵盡出離去後程普、韓當互看一眼然後齊齊轉頭看向陸遜。
這時陸遜卻早已上馬準備離去了。
程普不禁開口讚道:“陸伯言果然智將也!”
韓當輕輕搖頭回道:“年輕有為,我等老朽不得不服……不得不服啊……”
程普點頭不語,隨後二人上馬匯合陸遜一同下山離去。
之後程普、韓當四傳陸遜之能,此後東吳軍中再無敢言不服者。
兩日後,陸遜忽然召集眾將大帳議事。
東吳軍團終於要開始反擊了,陸遜命軍兵分兩處。
每處兵馬皆攜帶大量茅草、火油等易燃之物,然後一同攻向蜀軍。
東吳軍士近乎人手一把茅草,到達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