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第1/2 頁)
</dt>
&esp;&esp;星城附中是傳統的理科競賽強校,每年會選出四個理科實驗班的學生從高一開始接受競賽培訓,學生們可以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中自行選擇科目參加,經過層層選拔和淘汰,如果能夠進入全國前50名的集訓隊,就能獲得保送資格,就算沒能走到最後,進入省隊也能獲得不同程度t大p大的自主招生降分;學校每年透過競賽獲得全國頂尖學府入場券的學生至少有三四十個。
&esp;&esp;競賽選拔與培訓對這樣一所超級中學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這週二下午,本屆高一的第一堂競賽課,也自然被老師們格外重視。
&esp;&esp;大多數學生此前早就確定意向,老師們也根據自己預估的學生人數選擇了容量大小不同的教室。只有陳越不同,他對每個老師的邀請都禮貌回應,卻沒給出任何肯定的答覆。
&esp;&esp;李旻走進教室時,裡面已經整整齊齊坐滿了人,只有最後一排還空著幾個座位。陳越的身影並沒有出現在這些學生當中,但李旻相信,他一定會來的。
&esp;&esp;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一刻鐘,還沒有開始講課。臺下的學生們早已按耐不住,七嘴八舌議論起來,不明白老師的留白意欲何在。李旻卻一點也不慌,她在等陳越。
&esp;&esp;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一個高高瘦瘦身著藍白校服的少年出現在門口,額頭上有一層薄薄的微汗,黏住幾根髮絲,看出是小跑而來。
&esp;&esp;“抱歉,我遲到了。”陳越無視李旻,留下一句話便徑直朝最後一排的座位走去。
&esp;&esp;經過上回相處,李旻多少了解了點陳越的處事風格,不打算當下和他計較。轉過頭開啟投影。“好了,我們上課。”
&esp;&esp;學期快要過去一半時,李旻逐漸意識到,這個學生比自己之前想象中更摸不透。
&esp;&esp;上課提問別的學生都爭先恐後起來發言,陳越別說開口,她說話時連抬頭看她一眼都不帶看;如果不是每次考試都甩第二名一大截的成績,李旻幾乎都要忘了班上還有這樣一個學生。
&esp;&esp;但陳越又不是單純不愛說話,課後無論誰跑去問他問題,哪怕再簡單,他都會耐心解答。因此陳越雖然看著待人冷淡,在同學中的人緣卻很好。
&esp;&esp;這些行為加在一起,在李旻看來就像是陳越在刻意針對自己。
&esp;&esp;競賽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學生們要過的第一座,便是組內競爭。三四十個人經過高一這一年幾輪退組後只會剩下10個左右的人衝擊最終決定他們命運的比賽,而對退組名單有第一決定權的,就是他們的競賽教練。
&esp;&esp;一屆又一屆新入學的孩子們好像天然有討好左右他們命運的人的本領,他們面對老師顯得積極主動又熱情,尤其那些成績中不溜,不至於墊底但又隨時可能被清退的孩子,恨不得每個提問都給予回應,希望能為自己留下一些好印象。
&esp;&esp;教了這麼多年書,從未遇到過陳越這樣的學生,能好聲好氣教同學做題,卻不願意搭理自己,說一句不知好歹怕是也不為過。
&esp;&esp;就這樣,李旻每每看到陳越在上課時低著頭就倍感惱火,她很想把他叫起來,問問他每天不聽課不互動都在學些什麼,還是說他和那些人神化出來的天才形象一樣,不用努力憑藉天賦就能輕鬆掌握一切。
&esp;&esp;但陳越是她的學生,還是對她來說最重要的學生,她沒法直接揪住領子質問他,即便有時候她真想這樣。
&esp;&esp;不過明著不行,暗戳戳整他一下總歸是可以的。恰好這一日課間同學們都在走廊閒聊,陳越一個人懶洋洋倚在後牆上,拿著ipad看老友記。李旻心中有了想法,走到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又指了指耳朵,示意要他摘下耳機聽她講話。
&esp;&esp;“老師有事情找我?”陳越關掉影片,一副乖巧聆聽的模樣。
&esp;&esp;“你的筆記拿出來我看看。”如果他根本不記筆記,或者一團混亂,李旻大可藉此機會敲打,訓責他一番。
&esp;&esp;陳越不明所以,只是配合著從課桌裡掏出一個厚厚的筆記本遞給李旻。
&esp;&esp;筆記本上盡是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