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亡我之心不死(第1/2 頁)
武植穿越至今。
滿打滿算也才四年而已。
三年前,他為了高中絞盡腦汁。
三年後的今日,他卻要做主考官,做天下師。
因為他的謀劃太大,過程太過繁冗,饒是他有系統託底,僅憑他一人之力也是絕不可能完成的。
他需要人才。
朝中無可用,草莽多匪類,人才哪裡來?
只能從科舉中來。
所以,這個主考官的位子,他非要不可。
於是,在趙佶點頭同意王黼歸鄉之後,武植連個楞都沒打,直言道:“右相歸鄉,今可主考留缺,臣不才,願自請。”
群臣這才明瞭武植為什麼把王黼踢出局。
原來是要當這天下師。
狼子野心啊。
奈何,還不敢反駁。
人家隨隨便便就把當朝右相給踢出局了,誰還敢反對?
不過,還是有頭鐵的。
比如宗澤。
這老頭又跳了出來,慷慨陳詞,“主考官今科天下師,你何德何能,有何建樹,焉能勝任?”
嘿,還沒完了,武植聞言,嘴角掛上一抹冷笑,寸步不讓,直接用冷眼掃向群臣,最終定格在蔡京身上,“我不配?誰配?宗大人,你嗎?你要當這主考官嗎?還是說,蔡相,你頂這個缺?”
頂缺?
是頂雷吧。
蔡京毫不懷疑,只要他敢反對,武植就敢逼迫皇帝罷了他的相。
甚至於,把武植惹惱了,武植殺了他全家都有可能。
所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外如是。
於是,蔡京立馬站了出來,“老臣以為,鎮北王雖然年輕,卻是科舉正途出身,詩才天下皆知,無不歎服,另有不世之功加身,不可以年少而貶之,足可為今科主考。”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霎時間,殿內附議聲此起彼伏,拜倒一片又一片。
宗澤氣急。
然還沒等他繼續反對,皇帝已經一錘定音,“準。”
得,還說啥。
還有啥好說的。
宗澤終是頹然的退了下去,悲憤交加之餘,又心灰意冷。
然片刻之後,卻又忽的亮了起來。
就在群臣以為武植今日的目的已經達成之際,該將刺殺之事搬出來秋後算賬之時,不料武植卻再次取出了奏本。
“臣另有本奏。”
“當今天下,賦稅繁冗,百姓不堪重負,此為匪患四起之根本。”
“對此,臣有策十二條,望陛下斟酌。”
“一策互市,二策拓海,三策屯田,此為開源。”
“四策以工代賑,水利為先。”
“五策逐年減賦,與民生息。”
“六策治學,七策徵兵……”
殿上,武植侃侃而談,逐條說下去,足足說了大半個時辰。
上至皇帝,下至群臣,相繼懵逼。
你他孃的這是要變法啊!
若真的按你說的去做,幾乎等同於改朝換代啊。
然卻不可否認,武植的十二策,皆是符合國情的,皆是令人振奮的。
特別是宗澤,不知不覺間眼睛精光迸射,激動的直喘粗氣。
他是有見識的,自然能夠聽出,武植的這十二條策,皆是利國利民的良策。
關鍵是毫無高屋建瓴之嫌,皆是從實際出發,完全有推行下去的可能。
於是,他第一個站了出來,“臣附議。”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得,最頭鐵的都附議了,大傢伙還堅持啥。
附議就附議吧,反正這十二條都沒有影響到自身的利益。
武植願意折騰,讓他折騰去唄。
趙佶更是直接破罐子破摔,“照準。”
至此,武植終於閉上了嘴,再不多言一句。
見狀,群臣卻是再次愕然。
怎麼回事?
這就完了?
你不追究刺殺你的事情了?
尤其是那些別有居心之輩,比如童貫之流,暗算過武植,與武植早就不死不休的,此刻急的嘴角都要冒泡了。
別啊,你得追究啊。
你不追究,我們這麼長時間的謀劃豈不全部打了水漂。
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