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第1/3 頁)
端王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確實很忙,一面等待京城關於修築軍事工事的批覆,一面繪製著工事的修建草圖,期間也會和趙誠一起去城鎮鄉間探訪民情。
現在的雄州人都知道從京裡來了一位欽差,朝廷很是重視他們這裡,百姓也很高興,之前躁動的民心安定了不少。
勿束那邊,許是看到了大裕對雄州的重視,自端王來之後並未再有侵擾之事發生。
就連當地駐軍,有了和端王同一個鍋裡吃飯的情誼,也對朝廷更有信心,操練時精氣神兒更足了。
南宮藜這晚在潤園陪祖父母用晚飯,祖父再次提起了如今雄州百姓對端王的稱頌,自他來之後雄州的方方面面都更有欣欣向榮之色了。
“現在民間已經隱隱有呼聲傳出,要是端王再也不走就好了。”
南宮藜聽到此處,給祖母盛湯的手頓了頓。
自那日盛南閣一別已經很長時間沒看到他了,但是他說的信,卻是每三天就來一封,只南宮藜從未拆開過。
那些信還整整齊齊的躺在她書房的一個匣子裡。
南宮藜的祖母是一個心善又愛熱鬧的老太太,雄州城各大戶人家的八卦都逃不過她的耳目。
“我聽說,糧廳許家的小娘子在京中就和王爺認識”
“現在王爺到哪兒都帶著許文,大家都說,許小娘子怕是要有大造化了”說完還神神秘秘的看著他們祖孫二人。
南宮藜看她祖母的樣子很是可愛,對她微微一笑。
南宮嶽卻申斥了她一聲,“王爺帶著許文,是因為現在恰逢秋收,你不要像那些無知婦人一樣聽風就是雨”
南宮老夫人撇了一下嘴,繼續喝好孫女給她盛的湯。
南宮嶽看了一眼自己的嫡長孫女,“藜兒,上次珉淵來,怎麼不多留幾日再走?”
南宮藜放下碗筷,與祖父說,“王爺定製了一套瓷器,上面的剔花圖案由耀州的師父做更好,三公子拿著草圖先回去了”
又補了一句,“您過六十大壽的時候應該會回來”
南宮嶽點了點頭,“與曲家的生意是我們家的大宗買賣,你多上點兒心”
南宮藜稱“明白”。
南宮老夫人看不慣南宮嶽這樣嚴肅的對自己孫女說話,“行了行了,這是飯桌上,快好好吃飯”
卻叨咕了一句,“小時候還叫珉淵哥哥來著……”
南宮藜當作沒聽見。
晚上回到自己的院子,南宮藜按照習慣坐在書房看各家掌櫃送來的賬簿。
不經意看到了一旁放著的小匣子,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它開啟了。
那晚書房的燭火,搖曳到了天明。
白露節氣之後,北方的農作物逐漸開始成熟。
端王一直謹記“民以食為天”這句話,還有他初來雄州趙誠舉行的晚宴上那對祖孫所說的,他們從勿束逃難而來,大裕朝給了他們土地,讓他們有田種、有衣穿,雄州就是他們的家。
雄州像這對田姓祖孫的人有很多,端王想讓他們祖祖輩輩安定的生活在大裕。
雄州的駐軍在徐老將軍的率領下為朝廷鞠躬盡瘁,端王更不想看到這些保家衛國的壯士連飯都吃不飽。
所以自雄州開始收割以來,端王就和徐老將軍商議,由官府和駐軍共同組建巡查隊,每天都在民田附近巡邏,保障秋收的順利完成。
雄州的農人們自是欣喜這樣的安排,往年秋收時,他們除了要負責收割穀物,還要自行組織巡查隊,收割效率低,人也很疲憊。
如今按照端王說的,每個人都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各司其職,才能最高效的運轉。
趙誠也越來越認識到,端王不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紈絝子弟,而是心思縝密又大刀闊斧的實幹派,對端王這一系列有條不紊的安排很是佩服。
端王自己這段時間也沒有閒著,除了在府裡構思防禦工事的草圖,就是隨巡查隊一起去各個村莊鄉里,整個人都曬黑了不少。
莫風和致傷歸來的莫宇每天都緊隨端王身邊保護,端王每去一個地方,都不許他們講排場,不能在大家都忙著秋收的時候給村裡人添麻煩。
所以莫風和莫宇經常只是揹著兩個水囊帶些餅子和肉乾跟著端王,一走就是一天。
“我說,你黑成這樣,霍靜還能認出你嗎?”
莫宇往嘴裡扔了一個棗子“咔吧”“咔吧”邊嚼邊問,他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嫉妒。
莫風斜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