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69節(第1/3 頁)
</dt>
&esp;&esp;方孝孺將胡浚的奏摺,讀給百官。
&esp;&esp;百官聽聞,感慨頗多。
&esp;&esp;尤其是很多官員,明明以急信的方式,送報家人及早處理掉不正當田產,結果卻被當做笑話,付之一笑,每天依舊去自己田裡溜達。
&esp;&esp;現在好了,虧大了。
&esp;&esp;按照各地發來的奏報,僅徽州府一地,便有一百五十餘士紳之家傾家蕩產,由中產之家,搖身一變,成了無產之家。
&esp;&esp;雖然朝廷政策很到位,沒餓著人家孩子,還給分了地,也給了牛,可突然的身份轉換,讓這些人無法適從。
&esp;&esp;聽說有幾人想不開,找了一些棵歪脖子樹,話都沒交代,便去找太祖告狀了。
&esp;&esp;對於這種人間慘劇,朱允炆只能硬著心接受了。
&esp;&esp;現在死幾個,幾十個,沒關係,哪怕是死一萬個,朱允炆也認了!他們的死,換來的是未來大明帝國的生,是為了避免兩百年後幾千萬人口的死亡!
&esp;&esp;胡浚的奏摺,給了朱允炆莫大的欣慰。
&esp;&esp;各地農稅司遞送上來的訊息,也證明了一點,農戶是歡迎這項國策的,是支援這項國策的!
&esp;&esp;既然民眾支援,擁護,那就將《清丈田畝,溯查田產以遏田產兼併、投獻之國策》進行到底吧。
&esp;&esp;戶部尚書黃子澄公佈了新的俸祿標準,五成的增幅,足以讓所有朝臣歡欣鼓舞,相對於摳門的舊老闆朱元璋,朱允炆明顯更有人情味。
&esp;&esp;而胥吏納入俸祿之列,雖然遇到了一些官員的反對,卻被解縉駁斥的無言以對。
&esp;&esp;解閣老問了,胥吏也是人,也為朝廷辦事,憑什麼不給他們發俸祿?
&esp;&esp;不入流?
&esp;&esp;不入流咋啦,不入流就不辦事了?
&esp;&esp;你入流了,你辦事嗎?
&esp;&esp;你吃朝廷俸祿嗎?
&esp;&esp;就知道嘚啵嘴皮子,你哪個部門?
&esp;&esp;哪年入的殿?
&esp;&esp;皇上,臣解縉彈劾兵科給事中劉東來尸位素餐,入殿三年卻無一句建樹之言,不若發至戶部倉庫,與三十九人為伴……
&esp;&esp;朱允炆聽聞大怒,以一句“朝廷不養閒人”為由,精簡了六部人員,一個看倉庫的都近四十人了,這倉庫就算放的金子銀子,也不夠你們吃的啊!
&esp;&esp;兩京一十三省,朝廷採取的政策是革冗員,定規格,一大批完全不需要,數量過多的官僚胥吏,直接被裁撤了下去。
&esp;&esp;對於京官,朱允炆也沒放過,雖然此時的京師官員數量並不多,大致只有三千餘,但有些位置,卻存在著過於臃腫的問題,而一些位置,卻人員不足。
&esp;&esp;臃腫,是因為官員走後門的太多。
&esp;&esp;不足,是因為老朱殺的太多。
&esp;&esp;朱允炆很乾脆,砍掉臃腫的無用的,提前科舉,準備拉一批人更早上崗。
&esp;&esp;為了促使京師與地方能順利裁去冗員,早日到位,朱允炆採取了一招令內閣、六部與各地布政使司哭笑不得的手段。
&esp;&esp;新俸祿宣傳下去,告訴所有官員胥吏,朝廷要給你們加薪。
&esp;&esp;什麼時候實施新俸祿?
&esp;&esp;等你們精簡完機構,清理好冗員,形成新的官員名冊,遞送朝廷,朝廷會派人核查,核查透過後,便可以按照新俸祿來發放。
&esp;&esp;哪個省先遞送官員名冊,哪個省就先按照新俸祿來發放俸祿。
&esp;&esp;如果江西省二月份完成官員造冊,朝廷三月份核查透過,那當月便採取新的俸祿。
&esp;&esp;若當月已按舊制發放俸祿,則給予補發。
&esp;&esp;如果哪個省拖延,朝廷也無所謂,你願意拖到十年,也沒關係。只是事關一省全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