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42節(第1/2 頁)
</dt>
&esp;&esp;“皇上以國為重,是萬民之福,臣妾又豈是隻顧私情的女子,唯願皇上不為煩憂纏身,大明早日迎來盛世。”
&esp;&esp;賢妃恭謹地施禮道。
&esp;&esp;朱允炆將賢妃攙扶起來,微微點頭,說道:“盛世,會來的。不過,朕現在最關心的是,你們什麼時候能活好面,我們一家人,吃一頓團圓的餃子。”
&esp;&esp;“這便好。”
&esp;&esp;賢妃含笑應道,和馬恩慧一起,將面和好,然後放在了只剩下殘火的灶中。
&esp;&esp;寧妃終還是來了。
&esp;&esp;朱允炆看著請罪的寧妃,切著菜說道:“今日,這裡沒有皇上、皇后、妃子,只有我們一家人。來,寧妃既然來晚了,自然需要多擔負一些,擀麵的任務,便交給你吧。”
&esp;&esp;寧妃沒做過農活,甚至可以說,沒進過廚房。
&esp;&esp;朱允炆看著不會擀麵,滿頭大汗的寧妃,無奈地讓她包餃子去了,自己擀麵。
&esp;&esp;賢妃有經驗,包得像月牙。
&esp;&esp;再看馬恩慧包的餃子,怎麼看怎麼像疙瘩。
&esp;&esp;至於寧妃,好嘛,你放那麼多肉餡是想撐死麵皮嗎?
&esp;&esp;包不上,就知道扯麵,不知道少一點肉餡……
&esp;&esp;原本著急的馬恩慧與寧妃,在看到朱允炆臉上沾的白麵時,頓時笑了出來。
&esp;&esp;其樂融融,喜氣洋洋。
&esp;&esp;朱允炆喜歡這樣的團圓,一家人,彼此都在,一頓餃子,再遠,也不是他鄉,看著眼前盈盈而笑的女子,滾滾的記憶終成了回不去的遠方。
&esp;&esp;終要告別回首,繼續前行。
&esp;&esp;大明的風華盛世,會是什麼樣子的?
&esp;&esp;自己龐大的計劃與藍圖,會一點點變為現實嗎?
&esp;&esp;無窮的變數與問題,自己可以應對的過來嗎?
&esp;&esp;朱允炆走出了沉思,舉杯道:“惟願千年以後,後人評說一句:漢唐,終不如大明。足矣!”
&esp;&esp; 國慶節,建國三大樣都沒有?
&esp;&esp;正月初二。
&esp;&esp;朱允炆在武英殿召見了解縉、徐輝祖、陳迪。
&esp;&esp;三人落座之後,朱允炆直入主題,道:“元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太祖開國,國號大明。再過兩日,便是大明開國三十二年,朕欲設國慶之節日,著為永例,與民共慶,三位愛卿,意下如何?”
&esp;&esp;“國慶節?”
&esp;&esp;徐輝祖有些出神。
&esp;&esp;遙想自己的父親徐達,當年是何等的風光,於亂世之中,開大明基業,成無上功勳!若以開國之日設節日,紀開國之艱,彰父輩之風采,將是深得民心之策。
&esp;&esp;只是……
&esp;&esp;解縉驚歎於朱允炆的想法,自古以來,雖有國慶,但不過是“與國同慶”,沒有固定的日期,可能是皇上登基的日子,也可能是某件大事件引發的慶典,以國家誕生為節日,古來未有。
&esp;&esp;但不用細想,也知其中好處。
&esp;&esp;“皇上,此策可行!且要大力推行!無論是京畿之地,還是各省、府縣、凡有我大明子民之地,當同日而慶,同日而賀!”
&esp;&esp;解縉肅然回道。
&esp;&esp;解縉十分清楚,一旦國慶節如烙印刻在大明人心中,那大明將會空前的團結。而一個團結的民族與帝國,將迸發出無與倫比的凝聚力。
&esp;&esp;禮部尚書陳迪拍手稱讚,道:“臣附議解閣臣之言,設國慶節,當遍施天下。今年雖是倉促一些,但在京師之地,還是來得及。趁改元新風,不若今日,皇上便擬詔頒告天下。”
&esp;&esp;徐輝祖起身,面色變得嚴肅起來,說道:“皇上,微臣支援此策,然有些話,不吐不快。”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