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52節(第2/3 頁)
的話,豈不是把大家都吊在樹上?
&esp;&esp;再說了,這是祖制,你爺爺在的時候都沒說啥,你上來就搗亂,幾個意思?
&esp;&esp;一派是以戶部尚書黃子澄、吏部尚書齊泰為首的贊同派,支援朝廷採取約束舉措,限制士紳惡意佔地,保護自耕農利益,並要求朝廷加大清丈土地的力度。
&esp;&esp;誰跳出來反對,就派人去查查他家職俸田應該是幾畝,實際是幾畝,這些地咋來的,坑蒙拐騙的話,就應該革職查問,將田地退還自耕農,若正當途徑購買的話,也得收取農稅,為啥,因為這些買來的不是你的職俸田!
&esp;&esp;至於內閣的三個老狐狸,每天就站在最前面打哈欠,誰也不幫,誰也不管,等朱允炆走了,揉揉惺忪的眼睛,自覺地拿出筆墨紙硯,默寫胡浚的《為江浙萬民請命》奏疏。
&esp;&esp;沒辦法,今天再抄寫,便是二十一遍了,背也背過去了。
&esp;&esp;解縉無所謂,抄書而已,老本行,反正一天才五遍。
&esp;&esp;六部尚書你看我,我看你,一臉輕鬆,也就十遍而已,容易。
&esp;&esp;可憐的是剩下的官員,一個個要抄二十遍。
&esp;&esp;有幾個都察院的倒黴鬼,昨日抄寫的時候,竟寫了幾個“通假字”,被皇上叫到了武英殿,訓斥了足足半個時辰,據說還被罰抄《為江浙萬民請命》疏五十遍。
&esp;&esp;五十遍啊,也不知道這些傢伙昨晚上休息沒有。
&esp;&esp;解縉抄了一遍之後,在鬱新、張紞驚訝的目光中,從袖子裡拿出了四份已經抄好的《為江浙萬民請命》疏。
&esp;&esp;鬱新指著解縉,就差喊一聲“你耍詐”的話,可又說不出來。
&esp;&esp;解縉瀟灑地將抄寫好的奏章,遞給了一旁負責收整奏疏的內侍,哈哈笑著離開了奉天殿。
&esp;&esp;張紞呵呵笑了笑,說道:“解大才子,果是不凡,我們落後了啊……”
&esp;&esp;鬱新哀嘆一聲,解縉早就料到了今日朝堂必沒有結果,皇上還會下令抄寫,便提前寫好,到時候遞上去便是。
&esp;&esp;如此看來,內閣三臣之中,唯解縉最懂皇上啊。
&esp;&esp;內閣。
&esp;&esp;鬱新、張紞、解縉正在討論農田兼併之風,茹瑺揹著個木匣進了內閣,將木匣往桌案上一放,肅然道:“三位閣老,我茹瑺為萬千士卒,求生路來了。”
&esp;&esp;解縉等人皺眉,不知其什麼意思。
&esp;&esp;鬱新站起來,走到木匣前,拍了拍,問道:“茹大人,把事情說清楚吧。”
&esp;&esp;茹瑺開啟木匣,裡面是五十疊整整齊齊的醫用紗布,一角則有瓶酒精,還有一個小剪刀。
&esp;&esp;解縉等人沒說話,拿出了醫用紗布,展開看了又看,聞了又聞,也不知道這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就算是衣服角料,也太碎太小了一些,這東西又軟又輕,拿去懸樑也不合格。
&esp;&esp;“此紗布,名為醫用紗布,此瓶中,乃是酒精。”
&esp;&esp;茹瑺嚴肅地講解過,末了說道:“士卒每受傷,只需用酒精澆過傷口,用紗布止血,可避免士兵傷口化膿,早日癒合,實乃軍需必備。我領兵部,不可不為兩百萬士兵著想,懇請三位,全力助我。”
&esp;&esp;解縉三人看著嚴肅施禮的茹瑺,也變得嚴肅起來。
&esp;&esp;張紞拿著一塊紗布,問道:“真如此神奇?”
&esp;&esp;茹瑺從懷中取出了一封文書,遞了過去,說道:“此乃京營二十位醫官聯名所署,皆擔保醫用紗布與酒精,有避膿、促愈之功效。我也親眼所見,親手施用,絕無欺騙可能。”
&esp;&esp;解縉聞了聞酒精,皺了皺眉,問道:“這不就是燒酒嗎?”
&esp;&esp;茹瑺搖頭道:“我找過京師所有酒樓,皆無法釀造出如此厲害的燒酒。”
&esp;&esp;“等等,那這些是哪裡來的?”
&esp;&esp;鬱新問道。
&esp;&esp;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