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38節(第1/3 頁)
</dt>
&esp;&esp;後來,羅性因得罪權貴戍邊陝西去世。
&esp;&esp;沒有任何依靠的自己,只能帶著老母親,教書為生。
&esp;&esp;雖然也曾當過地方教諭,但因丟失了學印,不得不帶母親逃跑,遊走於湖北、湖南兩地避難。
&esp;&esp;人不怕苦,怕的是看不到苦有盡頭。
&esp;&esp;楊士奇清楚,《貓論》一出,自己必有出頭之日。
&esp;&esp;丁謹舉起酒碗,笑道:“楊塾師,漢陽知縣王叔英與翰林學士方孝孺乃是至交,而王叔英又極為看重你的才華。過了年,便是建文元年,皇上必然會下令修撰《明太祖實錄》,王知縣已經向上推薦了你。我想,用不了多久,你便會進入京城。”
&esp;&esp;楊士奇含笑道:“若真如此,當謝王原採。”
&esp;&esp;“只謝王知縣嗎?我呢?”
&esp;&esp;“自當感謝,哈哈。”
&esp;&esp;兩人在破舊的學堂之中,放聲大笑。
&esp;&esp;臘月中旬,北平燕王府。
&esp;&esp;朱棣是瘋癲了有一段時間了,只不過總在外面裝瘋也不是個辦法,畢竟冬泳不算冷,上岸不換衣服的話,會凍死人的。
&esp;&esp;裝瘋賣傻可以,但萬一過了頭,把命丟了,就不划算了。
&esp;&esp;所以朱高熾等人,安排燕王護衛將朱棣綁了起來,抬回了燕王府,雖然偶爾會出去鬧街,但畢竟次數越來越少,後來乾脆就躲在家裡裝瘋了。
&esp;&esp;前段時間,朱棣收到了寧王朱權的來信,信中將朱權離開京師之前,與朱允炆的“殿中對”講述了出來,告誡朱棣,演個差不多,就收場吧。
&esp;&esp;朱棣躲在屋子的一角,身上披著被子,瑟瑟發抖地看著門口,在門口的動靜消失之後,便止住顫抖。
&esp;&esp;在十一月底的時候,朱高熾代表朱棣,答應平安,新軍之策入三衛,穩住了燕王三衛,也贏得了時間。
&esp;&esp;只不過朱高熾沒想到的是,新軍之策可不只是“政策篇”,還有“思想篇”。
&esp;&esp;朱允炆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們施行了“新軍之策”,那接受“精忠報國,捍我大明山河”的思想教育,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esp;&esp;於是,一批儒家學士進駐各衛所。
&esp;&esp;這些人忠君報國的思想十分紮實,搞個思想教育,弄個文化宣傳,完全不在話下。只不過朱允炆為了強化思想教育效果,給這些儒家學士劃了一些重點罷了。
&esp;&esp;如要培養士卒“不怕吃苦,頑強作戰”的意志;培養士卒為家、為國,為大明,“千里殺敵、馬革裹屍”的信仰;培養士卒“燕然勒功,封狼居胥”的理想……
&esp;&esp;朱棣清楚,如今的燕王三衛,雖然還帶著“燕王”二字,但儼然成為了朱允炆的親兵衛隊。
&esp;&esp;三衛出操之前,必宣誓忠於朝廷,忠於建文,忠於大明,訓整之後,必高呼“為國殺敵,死而不懼”的口號,就連士卒睡覺之前,都要喊一嗓子“成新軍,衛我山河”的話。
&esp;&esp;縱然是那些燕王老兵、老將,也漸漸疏遠燕王府。
&esp;&esp;門外又傳來了腳步聲,朱棣頓時哆嗦起來。
&esp;&esp;門開了,朱高熾走了進來,掩上門,走到朱棣近前,跪在地上,拿出了一本小冊子,遞給朱棣道:“父王,京城傳來訊息,道衍師父入了翰林院。這《貓論》,便是皇上為任用道衍師父所寫之策,也名《大明人才論》。”
&esp;&esp;朱棣停止了顫抖,渙散的目光逐漸凝實,深深看著朱高熾,問道:“道衍師父入了翰林院?”
&esp;&esp;朱高熾悲傷地點了點頭,說道:“千真萬確。”
&esp;&esp;朱棣嘴角顫動,眼神中滿是不可思議,說道:“這不是真的!道衍師父與本王情深義重,是本王心腹,本王與他交往十多年,這點如何不知!”
&esp;&esp;朱高熾嘆息道:“內情兒臣不知,但事實便是如此。從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