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8節(第3/3 頁)
至京師,不知四叔,應不應允?”
&esp;&esp;朱棣震驚地看著朱允炆。
&esp;&esp;道衍乃是自己的心腹智囊,很多重要決策中,都有著道衍的影子。
&esp;&esp;若是朱允炆將道衍要走,那自己將會寸步難行,日後想要找個人商議大事,都找不到合適的人!
&esp;&esp;這一招,釜底抽薪!
&esp;&esp;太過狠毒!
&esp;&esp;可最讓朱棣不安的是,朱允炆這話隱藏的意思!
&esp;&esp;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認為佛教“陰翊王度”、“暗助王綱”,於是設定了“善世院”,負責天下僧尼管理。
&esp;&esp;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取消善世院,設僧錄司、道錄司,其中僧錄司是管理全國僧侶的最高機構,是中央管轄僧官的機構。
&esp;&esp;府設僧綱司,州設僧正司,縣設僧會司。
&esp;&esp;僧司衙門設定在地方寺院中。
&esp;&esp;道衍也是僧人,也是僧錄司管轄的人,說到底,是中央管轄的人,只要朱允炆一句話,僧錄司便需要將道衍乖乖調入京師。
&esp;&esp;可朱允炆在給自己要人!
&esp;&esp;還問自己應不應允!
&esp;&esp;這隱藏的意思是什麼?
&esp;&esp;朱棣很明白,朱允炆是在說:
&esp;&esp;朱棣啊,我知道道衍是你的人,我現在想要用道衍,你給我,還是不給我?
&esp;&esp;到了這個時候,朱棣感覺渾身冰冷起來,朱允炆知道的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多!
&esp;&esp;他在一步步剪除自己的核心力量!
&esp;&esp;可自己,什麼辦法都沒有!
&esp;&esp;朱棣有些顫抖地說道:“慶壽寺乃歸僧錄司管轄,皇上若需要,儘管呼叫,無須過問臣下吧。”
&esp;&esp;朱允炆滿意地點了點頭,回頭對雙喜說道:“燕王沒有意見,那便傳朕口諭,讓僧錄司通知慶壽寺,命道衍入宮,為太后唸經祈福,派人去接,不得遷延,不得有任何意外。”
&esp;&esp;雙喜答應一聲,匆匆離去。
&esp;&esp;朱棣的心都在顫抖。
&esp;&esp;沒了道衍,便如斷了一臂!
&esp;&esp;自己縱是舉事,恐怕也會寸步難行,困難重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