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09節(第3/3 頁)
;&esp;若是過河的橋斷了,恰巧附近沒船,那您只能繞遠路了。不遠,多走一段,也就二百多里路,就是這麼多,誰讓咱大明地廣橋少、官道少呢……
&esp;&esp;等你風塵僕僕,要死要活到了京師,一算時間,好嘛,地圖上一千五百餘里的路,原本打算跑三天的,結果硬生生跑了六天。
&esp;&esp;特急件給弄成了平郵,這個……
&esp;&esp;皇上也不好怪你的,畢竟福建那邊路不好走。
&esp;&esp;你且休息,二天皇上寫好了回信,麻煩你再送回去。
&esp;&esp;回去倒是輕車熟路,一路順風,沒下雨,沒斷路,橋也修好了,花了四天到了福建,興奮地到海邊一看,傻眼了:
&esp;&esp;鄭和的船呢?
&esp;&esp;找人一問,八天前就出航了。
&esp;&esp;咋辦?
&esp;&esp;還能咋辦,作為送快遞的,天涯海角也得讓收件人簽收不是。
&esp;&esp;只能追。
&esp;&esp;沿著海岸線一路追,一路打聽,等找到鄭和,這位兄弟已經在路上顛簸了二十多天。
&esp;&esp;訊息傳遞,時效性很重要。
&esp;&esp;若是七月的風,八月的你,這就不好了。
&esp;&esp;就是因為知道訊息傳也傳不過去,就算是傳到了,該發生的也發生了,所以朱允炆選擇了不動,選擇了等待。
&esp;&esp;五月三日,朱允炆在省躬殿設家宴,招待遠道而來,參與太祖忌辰的藩王、駙馬等皇室宗親。
&esp;&esp;在酒宴開始沒多久,周王朱橚便停杯哀嘆,傷心痛哭起來。
&esp;&esp;朱橚一哭,其他藩王不哭也不合適啊,雖然是家宴,但畢竟是參與太祖忌辰的,於是,好好的家宴,哭成一片。
&esp;&esp;朱允炆皺了皺眉,對朱橚道:“周王叔,今日家宴,便不需如此感懷了吧?太祖若在,也必不希望我等傷心過甚。”
&esp;&esp;朱橚擦了擦眼,其他人的哭聲也小了。
&esp;&esp;“太祖若在,又豈容皇上如此放肆,如今是朝廷內外,怨聲載道,我今日哭,是為太祖之制而哭,是為我大明而哭。”
&esp;&esp;朱橚說完,便哭嚎起來。
&esp;&esp;朱允炆臉色有些陰沉,原來人家只是借太祖來壓自己,哭只不過是拉同情的一種方式,告訴所有藩王,他是弱勢的,他需要幫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