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38節(第3/3 頁)
油條的薛夏,尚未說話,便有老船工進入船艙。
&esp;&esp;“問吧。”
&esp;&esp;張顯宗對宋禮說道。
&esp;&esp;宋禮微微點頭,向前對老船工問道:“敢問這天氣,往年可曾見過?”
&esp;&esp;老船工已近五十,頭髮灰白,但體力尚在,精神不錯,見官家問話,便操著一口河南口音,道:“俺見過一次,那時候俺家還在原武,不過發了大水,後來沒辦法,流落到了淮安。記得上一次這麼大的動靜,是在洪武二十四年,對,就是那一年。”
&esp;&esp;“洪武二十四年?!”
&esp;&esp;張顯宗、宋禮、高巍等人面色一變。
&esp;&esp;明初,黃河主流基本上仍走元末賈魯故道,亦稱黃河故道,即經滎澤、原武、開封、商丘、虞城、徐州等地,與泗水匯合,至清流縣匯淮入海。
&esp;&esp;洪武十五年,黃河在滎澤、陽武決口,經由懷遠縣挾渦入淮。
&esp;&esp;洪武二十四年,黃河河水暴溢,這是明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黃河奪淮。黃河水經由鳳陽府境內挾潁、渦二水入淮,稱為大黃河。
&esp;&esp;當時的鳳陽府為中都,府轄亳州、潁州等十八個州縣,跨淮河兩岸廣大地區。
&esp;&esp;洪武二十四年黃河奪淮,不僅生靈塗炭,死傷無數,還徹底淤塞了會通河,導致運河北上水道不暢,無法行運大船。
&esp;&esp;這都是七八年前的事情了,最近一些年,並沒有大的水患。如今聽聞老船工說起,張顯宗等人不由駭然。
&esp;&esp;宋禮臉色有些蒼白,無力地問道:“這風,要刮到什麼時候?你可知道?”
&esp;&esp;老船工看了看宋禮等人,壯著膽子問道:“你們可是朝廷派來視察水道的官員?”
&esp;&esp;“大膽!你這船工竟敢探尋朝廷之事,我看你是不想活了!”
&esp;&esp;高巍厲聲呵斥。
&esp;&esp;老船工嚇得一哆嗦,連忙下跪求饒。
&esp;&esp;張顯宗皺了皺眉,看向高巍,道:“容船工說個清楚,還請斷事大人耐心一二。”
&esp;&esp;宋禮為人親和,上前攙起老船工,和煦地說道:“沒錯,我等是朝廷委派視察水道的官員。”
&esp;&esp;老船工見此,連忙下跪,哀求道:“還請大人們為兩岸百姓,謀一條生路啊。”
&esp;&esp;“你這是何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