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4節(第2/3 頁)
&esp;&esp;開啟一看,好嘛,還真記錄了不少驚才絕豔的天才。
&esp;&esp;比如商學院的周忱,這傢伙在西疆省苦幹多年,為絲綢之路貢獻很大,直升戶部侍郎。比如刑部侍郎王淮,早年間在國子監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esp;&esp;朱文奎還看到了周昌、郭嘉樂、胡其儀、宋斷斷等人的名字。
&esp;&esp;書的框架很簡單:
&esp;&esp;人物,精彩的故事,蘊含的道理,要成為這種人應該具備的能力。
&esp;&esp;不得不說,這種簡單的安排,卻很讓人喜歡看,尤其是一些故事值得津津樂道,浮想聯翩,比如胡其儀乘熱氣球飛天差點被凍死的事,既宣傳了胡其儀為追求學問不畏死亡的勇氣,也傳達了溫度會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的道理。
&esp;&esp;朱文奎看向丁廣河,問道:“這書多少錢,百姓能買得起嗎?”
&esp;&esp;丁廣河笑道:“殿下,這本書在所有書裡算是便宜,三百八十文。擱十幾年前,確實沒多少人能買得起,可如今百姓手中不缺幾百文錢。民間以讀書為樂,以有書為榮,一些人家甚至還將書擺在了廳房裡,故意邀人去吃飯,看到自家買的書,以此為樂……”
&esp;&esp;朱文奎笑了。
&esp;&esp;雖說攀比虛榮要不得,可這攀比的不是穿著,不是山珍海味,而是書籍,這倒是一件好事。
&esp;&esp;于謙問道:“這裡的百姓每年大概有多少存餘?”
&esp;&esp;丁廣河想了想,認真地說:“這個倒沒仔細計算過,但在碼頭卸貨的那些農夫,每年做工就能有六七貫,這還不包括農忙時,加上家中莊稼所得,林林總總一年下來還是能有十幾貫錢,去了一家花銷,走訪送禮等,每年留下個五至八貫錢還是可能。”
&esp;&esp;朱文奎點了點頭。
&esp;&esp;五貫錢雖是不多,可對於尋常百姓之家已是不錯。積累個十年,家中不敢說富,但也不至於因為一兩年連續的減產絕收而造成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esp;&esp;百姓有了抗災能力,朝廷穩定的基石便鋪好了。
&esp;&esp;自滄州離開,朱文奎、于謙等人一路南下,走走停停,在六月底抵達了金陵。
&esp;&esp;通濟門外。
&esp;&esp;人群聚在一起,紛紛攘攘。
&esp;&esp;宋遠扯著嗓子喊道:“清山裝配廠,要三十人,長期做工,一旬八百文,一旬一結。”
&esp;&esp;陳鋒不甘示弱,聲音更高了:“大舟紡織廠,要四十人……”
&esp;&esp;“有沒有去玻璃廠的?”
&esp;&esp;“麵粉廠煤工來三個!”
&esp;&esp;于謙站在人群之外,看著熱鬧的場景,皺眉道:“出了好多不曾聽聞的行當。”
&esp;&esp;朱文奎一隻手摸著下巴,思索著。
&esp;&esp;父皇曾說過,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會進入另一個階段的,或許政治體系不變更,但經濟體系會先發生變化。有一個名為資本主義經濟的東西,會伴隨著商業、手工業的發展,無可阻擋地出現在大明。
&esp;&esp;而資本主義的一個標識,便是自由僱傭市場的出現。
&esp;&esp;這些年來,金陵、蘇州、杭州等地,早就出現了這種僱傭市場,只不過遠沒有眼下如此熱鬧,那時候也沒有出現那麼多的廠,更多的是一些紡織作坊。
&esp;&esp;可現在,隨著外無強敵,內無大災,朝廷減稅,有酬徭役,百姓逐漸有了購買力,市場需求在增加,隨之而來的便是各類各樣的工廠出現,以滿足這些需求。
&esp;&esp;朱文奎聽朱允炆說起過資本的可怕,知道資本的逐利本性,它可以讓人過得好,也能讓人死無葬身之地,它可以成就偉大,也可以讓偉大淪為渺小。
&esp;&esp;關鍵不是阻止它來到大明,而是如何引導與使用資本。
&esp;&esp;時代的潮流是不可能逆轉的,唯有順勢而為,善於使用,才能確保一切力量為朝廷所用。
&esp;&esp;朱文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