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11節(第4/4 頁)
東北黑土地近幾年墾荒成績斐然,農作物年年增收,那裡的糧食多到難以外運的地步,哪怕是朝廷在東北打了幾次戰爭,幾次徵糧,當地百姓手裡的糧食依舊可以堅持半年。
&esp;&esp;東北已開始顯現出了糧倉地位,那裡的糧食依靠民力運輸很不方便,鐵路便成為了一種可能。何況東北不斷髮現各類礦藏,物資十分豐富,朝廷也需要開發東北,需要連通東北,修築鐵路已勢在必行。
&esp;&esp;西去大同主要還是出於軍事考慮,大同作為邊關前線,也是穩定草原的大後方。哪怕當下草原沒有了威脅,還是需要著眼長遠。
&esp;&esp;東接天津港更是需要,那裡是東海水師駐所,同樣也是遠航船隊在北方停靠的重要港口,天津港與北京對接,能讓各類遠航貨物方便進出。
&esp;&esp;嶽維水面色凝重,看向南面。
&esp;&esp;向南至金陵,是連線“兩京”的至關重要舉措。
&esp;&esp;目前朝廷需要仰仗東南等地的糧食供應北方,在重漕運的同時,發展一條鐵路更能保障物資通暢。畢竟京杭大運河有時候也會出問題,比如堵塞、黃河氾濫等,過閘口速度也慢,漕運一趟最快也需要十五日。
&esp;&esp;可若修築好鐵路,時間將大幅縮短,三四日南下北上將成為現實。一旦北方發生蝗災、旱澇等天災,糧食出現大面積減產時,火車可以在短時間內從南方運來大批物資實現救濟,避免出現易子而食的人間慘劇。
&esp;&esp;但修到南京,需要跨過黃河、淮河與長江!
&esp;&esp;嶽維水看向莊仰瞻,問道:“國子監可以解決跨河修築鐵路的問題?”
&esp;&esp;莊仰瞻搖了搖頭:“目前只聽聞匠學院正在研究沉樁技術,具體能不能解決還不清楚。”
&esp;&esp;嶽維水將建文報放在桌案上,起身道:“匠學院找到了方法,那一定可以解決問題。我們需要去找工部官員商議這一橫一豎的大鐵路造價了,這恐怕是朝廷未來五年最龐大的工程……”
&esp;&esp;莊仰瞻肅然點頭,跟在嶽維水身後,說道:“黃福的文章能寫在建文報上,背後定是皇上授意。嶽主事聽說沒有,太子上書不再監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