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錐於囊中其末自見(第2/3 頁)
。如果大件,按斤按佔地面積另算銀子。如此南來北往,不說別的,這五十條船一年的官員官兵的開銷能賺回來不說,還能為國庫納稅呢。起碼不用像漕運總督這樣年年要銀子。”
&esp;&esp;福康安初到戶部,他從未於部堂當差,在這些事上本就沒有什麼條框拘束,聽善保說,也來了精神,當下取了筆與善保細細商議起來,直到深夜,方心滿意足的折返回家。
&esp;&esp;福康安性子疏闊,乾隆素來待他親近,他有了好主意,也憋不住,著緊跟乾隆說了,恭恭敬敬的呈上摺子。
&esp;&esp;乾隆笑了笑,以眼神示意,小路子接過奉上。
&esp;&esp;翻展開,果然是福康安霸氣十足的筆跡,欣慰道,“你肯用心做事,這很好,不枉朕對你十幾年的栽培。”
&esp;&esp;福康安笑,“謝萬歲誇讚。”
&esp;&esp;乾隆一目十行的看過,轉遞給傅恆,“春和,你們也瞧瞧。”
&esp;&esp;傅恆啥也不知道,福康安根本沒跟他打招呼,就弄了個摺子稟上,正一頭霧水,接過瀏覽後,再傳閱上書房內大臣。
&esp;&esp;“先說說,你怎麼忽然起了這個心思,用漕運船運輸私貨?”乾隆對福康安格外有耐心。
&esp;&esp;福康安胸有成竹,稟道,“奴才這些日子在戶部當差,見朝廷裡外用錢的地方太多了。前兒漕運總督來跟萬歲要銀子,奴才就想到漕運船隻五千餘條,除了運用糧食、兵丁,大半時間是閒著的。這麼多船,閒一天就得耗費銀錢上萬,豈不可惜?自來漕運送糧到京都,回去時也會捎土物特產。那何不把這些閒的船隻利用起來,也省的兵丁閒賦,奴才想,如此漕運收入自然增加,也可為朝廷省些用度,一舉兩得。說不的,還有餘銀納繳戶部。因這事兒從未有先例,奴才也是頭一遭當差,想來朝中會有大人憂國憂民,怕此法收入有限,更兼會擾繁漕運,所以奴才想著,可以先撥出百十條船,試一試?若好,再大規模推行,若是不好,也無甚損失。”
&esp;&esp;“你們說呢?”乾隆看向大學士們。
&esp;&esp;富察家的面子,還是沒人願掃的,連劉統勳都說,“福侍郎一心為朝廷著想,忠心可表。此事雖無前例,不過先百餘船試行,不擾官不擾民,如今漕糧上交畢,撥出些船隻應無礙。”
&esp;&esp;福康安自信滿滿的看向乾隆。
&esp;&esp;乾隆大方的給予福康安特權,“如此,你既有把握,這件事,朕就交給你去辦,先讓漕運總督撥兩百條船吧。”
&esp;&esp;“謝皇上!”
&esp;&esp;乾隆拿著福康安的摺子,笑道,“先不要急著謝,你頭一遭辦差,朕再給你一樣方便,辦事手下不能無人,戶部朝中,你瞧著誰合用,與朕說了,朕撥給你使。”
&esp;&esp;福康安大喜,“皇上身邊兒的人也行嗎?”
&esp;&esp;乾隆大方的揮手一笑,“可。”
&esp;&esp;“那奴才就不客氣了,萬歲身邊兒的侍衛豐升額、布達賚、善保,能不能先暫撥給奴才?”
&esp;&esp;福康安獅子大開口,阿里袞先心神不寧了,萬歲可千萬別誤會,咱們跟富察家早就交好,可不是結黨啊!
&esp;&esp;哪知乾隆不以為忤,“你眼力倒是不差,也敢開口。罷了,朕有言在先,準了。”
&esp;&esp;乾隆再問,“這幾人可是不夠的。”
&esp;&esp;“是,奴才想著,筆帖式馬上就工開考了,界時奴才想從筆帖式裡再挑些人。”
&esp;&esp;乾隆見福康安成算再胸,笑道,“朕再指一人給你。王傑行事素來妥當,讓他跟著你一塊兒幹吧。”留意到福康安要的人中並無漢人,乾隆便為他加了一個。
&esp;&esp;福康安謝恩。
&esp;&esp;議事畢。
&esp;&esp;乾隆握著福康安的摺子,對傅恆道,“才華橫溢,世務通達,難得難得。我原本還想冷他些時日,好像他知道些分寸。不承想,錐處囊中,其末立見。”
&esp;&esp;“善保於朝政上倒是挺有自個兒的見解,他於銀錢上的確有過人之處,福康安這兩年收入頗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