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算是入股(第1/3 頁)
"愛書網"網站訪問地址為
食堂裡面暖和多了。
正值中午吃飯的高峰期,人很多。但這難不倒熟門熟路的楊帆,找了位置將自己姐姐安頓下來,然後去打了兩份飯菜。
飯菜十分豐盛。
運氣也比較好,居然有粉蒸肉和紅燒草魚塊,楊帆二話不說先買了這兩份葷菜,然後又端了一個青菜和一個湯過來。
“這也太多了吧,我們吃不完。”
“吃得完,吃得完。”楊帆這樣道,並示意道,“現在趁熱吃,等一下冷了就不好吃了。”
楊芳開心一笑,稱讚了兩句拿起筷子吃了起來,一邊吃一邊和楊帆聊著一些事情,主要是她的近況。
“你姐夫和我都有這樣的想法,打算去幹一干個體試一試,但又害怕別人瞧不起,我們還拿不定主意,你說我們可以去幹個體嗎,你給我們拿一拿主意。”
幹個體在八十年代早期還算比較少,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的時候漸漸的多了起來,除了國家放寬了政策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但凡幹個體的基本都賺到了錢,也有一些還算得上發了財。
當然,改革開放之初,個體戶並不是什麼高階的存在,人們講究的是進國家單位,吃國家糧。
楊帆一笑。
在楊帆看來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現在幹個體沒什麼地位,很多人可能會瞧不起,但再過兩、三年就不會這樣了。
“姐,你們有這個想法好哇,我百分之百的支援你們。”楊帆舉雙手大力支援,甚至根本都不問一問楊芳打算去做什麼生意。
“你真的支援我們,不反對嗎?”
楊芳有一點意外,她原本還以為這個吃國家糧的弟弟可能會反對,甚至苦口婆心的勸說她放棄這個想法。
“不反對,我大力支援。”楊帆肯定的回答,然後才問道:“姐,你和姐夫準備去做一點什麼生意呢?”
楊芳道:“我們準備進城裡去開一個蔬菜店,賣菜。”
嚴格的來說她算是菜農,主要的經濟來源就是賣菜,每天清早將自己種的菜從地裡面採摘回來,清洗、挑選之後再挑到城裡去賣,非常的辛苦,倆夫妻一合計,還不如在城裡租一個門面專門賣菜呢。
楊帆想道了“生鮮超市”這個詞,心中想道,如果真弄一個門面賣菜的話,我倒可以給她出很多的主意。
沒有人比楊帆更瞭解超市,八十年代很多人都沒有超市這個概念,一想到的都是供銷社,國營百貨大樓。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著,飯吃完了話題還沒有聊完,談興非常的濃。外面天氣冷,距離下午上班又還有一點時間,在楊帆的要求下,楊芳隨著一起走進了宿舍樓。
推門進去招呼楊芳坐下來之後,楊帆拿起暖瓶倒了兩杯開水,泡了兩杯熱茶,建議道:“姐,要幹就幹大一點,我們做超級市場,哦,就是和百貨大樓一樣的東西。”
楊帆乾脆科普了一下什麼叫做“超級市場”,當然,只講了關於超級市場的一些皮毛,最基本的東西,但這已經聽得楊芳眼睛一亮,熱血沸騰,她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東西,比她的那個菜店可高階多了。
但她也十分的擔心,“可是,我和你姐夫手中沒有這麼多錢,全部家當在一起才一百多塊,就算找親戚朋友們東拼西湊的借一點,頂多也就兩、三百塊。”
說到這裡,她拿出錢包,將早就準備好的那一百多塊錢拿了出來,“弟,你上次到我家來還悄悄的留下這麼多錢幹什麼,我今天特地帶過來了,你收好,將來你要用錢的地方可多著呢。”
她今天過來主要是三件事情,其一是天氣冷了,特地將親手做好的棉鞋送過來;其二是詢問一下楊帆對幹個體的意見;其三則是將這一百多塊錢帶過來,準備還給楊帆。
“姐,你這是幹什麼。”楊帆連忙按住楊芳的手,“這是我給你們的,我根本就不缺這麼一點錢,再說,你不是要去幹個體嗎,這些錢正好用得著。”
楊芳確實也正需要錢,猶豫了很久之後道,“那這樣,這錢算是我借你的,等我賺了錢就還給你。”
楊帆道:“不用還,真的不用還,我根本不缺錢呢。”
見自己的姐姐似乎不相信,楊帆自豪的一笑,開啟自己的抽屜,先是拿開拿基本書,然後下面是一疊綠油的鈔票,全是百元的美鈔。
從這近四千美元之中拿了一千美元,交到楊芳的手上,其他的自己暫時留著,也沒有讓楊芳看到。
為什麼只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