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世子猜忌(第1/2 頁)
“後續呢?”方知雨的好奇心還是佔了上風。
宋筠嘆了口氣:“就此拖著了。每日清晨,這一家老小會去王府門前跪,每日傍晚,又會到麓州府衙跪。”
方知雨問道:“淮王不管?”
還是沒改口……宋筠頗有些遺憾,只解釋道:“父王想管,也召了魁州知州等官員多次入議事廳,可惜魁州知州是太傅門生,對父王陽奉陰違。”
“父王遣人暗中調查,可那縣丞手腳極快,已經將所有證據遮掩,還對百姓下了封口令,無人敢出面做證。”
方知雨又輕輕哼了一聲,沒有其他評述。
當然,宋筠從她的眼裡也看得出,這一聲“哼”,便是對父王的不滿。
其實他對自己父王,也有不滿。
比如當年母妃被陷害,父王雖然有疑,卻還是頂著“公允”二字,憑著證據詢問母妃。
比如今時今日,明知那一家婦孺悽苦,卻還忌憚京城勢力,不敢得罪,進退兩難。
就連想讓兒媳喚自己一聲“父王”,都拉不下臉面自己來講。
也許方知雨講的對,自己“懦弱”,多半也是承襲了父王的“懦弱”。
“哎呀!煩死了!”方知雨瞧著人群漸漸四散,氣呼呼轉身,也不再看,“馬車什麼時候到啊?”
宋筠不知她為何又起了脾氣,忙道:“馬上就到飯點,要不嚐嚐此處的八珍湯。”
“不想吃。更不想管閒事。”方知雨一提裙襬,就往樓下而去。
宋筠愣了一下,差點沒跟上步伐。
他現在知道了,小傢伙不是惱他,也不是惱父王,而是氣自己,唸叨著不想幫忙卻偏偏入了心。
下得樓來,結了賬,馬車恰好趕到。
兩人上車,往淮王府而去。
車輪在寬闊的路面齟齬而行,坐在馬車上的方知雨突然左左右右晃動起來。
宋筠詫異:“怎麼?”
方知雨搖搖頭,本不想提,可想到宋筠是王妃唯一的兒子,此事該他知曉,便將疑惑講了出來。
“我聽聞,程夫人的姐姐程側妃,從孃家歸來的途中,馬車傾覆動了胎氣才難產而死,可這路很平坦啊!”
這不是鄉間小路,是經由巨石壓平後又鋪滿大小相近的石板,雖有小顛簸,卻不至於出現大翻倒。
不知為何,方知雨有種淡淡的直覺,此事有異。
宋筠聽她一提,也深有同感。
“那時我方八歲,對很多事情都模糊不清。但我知道,母妃善良,程側妃親和,倒從沒覺得此事與後宅爭鬥有什麼關係。”
講到此處,他頓了頓,“只是,程側妃逝後,王府裡有些流言蜚語,傳言是母妃所為。父王懲治了不少多嘴之人,後來便沒了聲息。”
方知雨偏頭看他,“那個時候,淮王是相信母妃的?”
“至少在我看來,信任頗多。”宋筠道:“宋策中毒一事,所有證據指向母妃,父王也反覆調查,只是母妃先放棄了。”
方知雨“哼”一聲:“哀莫大於心死!若是你心愛之人分出一顆心,眼底心裡收容其他人,還質問你質疑你,讓你自證……你會不會心涼?”
宋筠一愣,轉不過彎來。
他心愛之人……不就是眼前之人麼?
眼前之人還要將心分給誰?
心底微微升起一縷不甘,堂堂世子扭捏著靠向坐在斜對面的人。
“我不會心涼……若真有那一日,必是我做得不好。”他將臂膀擠在方知雨肩頭,“你不許做這種假設。”
像在……撒嬌?
征伐大海,蕩平海寇的世子,居然跟她撒嬌。
一個明顯的冷顫從頭直接延伸到腳尖,方知雨莫名奇妙地往旁挪了挪,“你病得不輕。”
宋筠:“……”
“對啊,猜忌病。”他一邊講,一邊把下頜往方知雨肩頭落去,“誰叫你總不跟我親近。”
她總想離開他,他就總猜忌她是不是另有所愛。
可越猜忌,他就越信以為真,都快委屈死了。
馬車突然一頓,停了下來。
方知雨一掀車簾跳下去,宋筠下頜落了空。
都不知小傢伙是不是故意的!
宋筠憋了一口氣,從馬車上下來,拳頭抵在唇邊,裝作不適咳了幾聲,一抬頭,哪裡還有方知雨半點背影!
那口憋住的氣,從他下馬車,到入王府,再到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