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世子妃令(第1/2 頁)
宋筠何其聰明,立時就懂了方知雨未講完的話,心底喜意瞬間衝上天靈蓋。
可他還未有任何舉動任何話語,那靈動小巧的身影,唰一下就從他面前奔走了。
拎著裙襬,跑得飛快,只留殘影。
宋筠:“……”
***
方知雨當然是故意跑走的,因為她沒法解釋那句話的含義。
可跑出世子府,眼瞧著十三跟上來,跟得上氣不接下氣,她突然就對今日的著落大感無奈。
接下來……要尋個什麼由頭遲一些回去面對那人呢?
最終,方知雨帶上十三直奔仁儀殿。
仁義殿位於正殿廳堂西側,社稷壇東北,淮王府總管和其他外府管事就在此處理日常事務。
外府見過並認識世子妃的人並不多,幸而她帶了那個金鑲玉令牌,才得以暢行無阻。
總管得了稟報,帶了幾個管事迎出來,態度端正,言行得體,卻沒有半點要讓她入內的意思。
寒暄幾句,方知雨只能自己開口:“我奉淮王令,前來與總管商討要事。”
總管怔了一瞬,躬身行禮,“我等正在清算今年稅收,整理明年春耕種子,欲報聖上。裡面亂得無法下腳,還請世子妃在此吩咐。”
雖然親王可以推薦王府總管人選,但這個職位仍是皇帝下旨任命的正五品官員。
在皇帝和世子妃之間,總管當然要將皇帝擺在第一位。
方知雨知道會遭遇為難,但沒料到自己連仁義殿的門都進不去。
可這總管態度謙和,言辭無錯,她也揪不出毛病,沒法借題發揮。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內監總管東昇坐著轎輦到了。
東凌和石頭也隨之而來,一左一右扶了東昇下轎。
方知雨知道這是來給自己撐腰的,忙迎上去,乖乖巧巧喚了聲:“東總管。”
東昇回禮,東凌和石頭也見了禮。
跟在方知雨身後的十三,破天荒地也對東昇行了一禮,只是身形動作極其生疏。
王府內監總管只是七品,但堂堂五品總管卻主動向東昇揖了一揖。
東昇回禮,“淮王有令,世子妃含章秀出、慧而敏才、命帶福星,以致世子近日病體向好,沖喜大有成效,著全府上下同喜同慶。”
言罷,東昇瞧了方知雨一眼,眼神帶著些微責備。
“淮王府上下,見金鑲玉令牌如見淮王。世子妃令,便等同於淮王令,府中一應人等,必聽之從之。淮王的意思是,世子妃將負責沖喜同慶一應事宜,請總管傾力協助。”
仁義殿一眾人等連連稱諾。
方知雨不由嘴角抽搐。
世子妃又如何,只要是個女子,就上不得“檯面”,看來她要走的這條路,道阻且長。
有了淮王令,總管不敢再為難,“世子妃,仁義殿確實凌亂,請您稍候片刻,容我等將左偏殿整理出來。”
方知雨點點頭,轉身送東昇去了。
東昇來到轎輦前,並未上座,而是回頭又瞧了方知雨一眼,眼神裡還是那股淡淡的責備。
“世子妃請記住一句話,‘欲速反遲’。淮王令都還未下達,府中尚無人知曉世子妃‘沖喜同慶’之策,您的命令何人願聽?又何人敢信?”
聽起來是責備,卻是東昇的諄諄教導。
他畢竟在宮裡如履薄冰多年,又陪著淮王見識過諸多明謀暗計,只一眼就知道方知雨在考量什麼。
方知雨垂眸不語,委屈地咬咬唇。
東昇見了這小女兒家姿態,一時心軟,便也沒再多言,讓石頭和東凌都留下來幫忙,自顧回去了。
一小會兒後,總管親自領了方知雨入仁義殿。
“請世子妃恕罪,這內殿之中凌亂不堪,一時半刻也清理不出來,委屈您在左偏殿小坐。”
一行人順著半開的門朝主殿內望去,果然凌亂不堪,一半堆積著斗車和雜物,另一半排布著小案和筆墨紙硯。
總管道:“今年北方大旱,聖上責令各地臨時徵收種子,年節後供給北方春耕之用。皇命太急,我等一時半刻忙不過來,就成了這番模樣。”
方知雨未置一詞,只覺得淮王府不亂才不正常。
入了左偏殿,炭盆茶水呈上,方知雨便開門見山。
“這番同慶並不複雜,就是給府中所有人提前分發年節賞錢。”
總管眉心跳了跳,沒有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