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當年往事(第1/2 頁)
辭了王妃,龔嬤嬤送方知雨出門。
行至一處樓閣,她分辨出來,這就是世子府主院正房後窗能望見的那一座。
“龔嬤嬤,我想上去瞧瞧,煩您帶個路。”
龔嬤嬤有些詫異,但很快回味過來,將隨行小丫鬟留在下頭,帶路上行。
樓閣鮮有人至,雖有打掃,卻還是顯得冷清。
到了頂層,環視一圈,方知雨就瞧見了世子府,從這個視角,足以俯瞰一大半。
果真是站得高看得遠,就如祖父曾經教她的那樣,通觀全域性,方能一擊制勝。
龔嬤嬤躬身道:“請世子妃吩咐。”
方知雨扶起她,問道:“龔嬤嬤不必見外,在母妃身邊多少年了?”
“我是王妃的陪嫁丫鬟。王妃心善,給我許了人家,我嫁過人,生有兩個兒子。只可惜……”
長長嘆息之後,龔嬤嬤道:“我那夫家,本想借我依仗王府平步青雲,可後來出了點事,他便給了我一紙休書,劃清界限。”
方知雨問:“出了何事?”
龔嬤嬤面色為難,不知從何答起。
方知雨正色:“我今日想問的,便是王妃當年出了什麼事。”
王妃是十年前離開王府,搬到北苑居住的,對外宣稱因病靜養,但誰都知道,這是託辭。
王府中知曉此事的人已經不多,因為出事之後大部分下人都被遣散歸家,小部分涉事者因此喪命。
新入府的人,比如陪伴太妃八年之久的霜紅,跟在宋筠身側五年之久的石頭,都不是親歷者,都只能道聽途說。
但龔嬤嬤是知曉的,也知道世子妃遲早會聽到傳言,只是沒料會這麼早。
她整了整心緒,道:“此事得從十七年前開始講起。那個時候……大概就是世子妃您剛滿月,世子年方五歲,淮王支藩。”
“淮王深得先帝之心,遲了幾年才支藩。可支藩也就意味著徹底失去爭奪皇儲的權利,是以初踏淮南地界,竟寸步難行。”
“地頭蛇遍地為禍,不少官員都與京官有親戚關係,別說治理這個地方,就連淮王自己的利益都極難維護。”
方知雨可以理解,畢竟祖父年邁之後,也曾表達過心有餘力不足——天下之事,人心不同,自然不可聚向。
龔嬤嬤道:“所以,淮王不得已接受了幾個世族大家送來的女子,有程姬、吳姬、梅姬……得了這些家族的支援,才逐漸站穩腳跟。”
“這些女子之中,又以程姬最為受寵,入府兩月便有了身孕。淮王向先帝請旨,封其為側妃。”
親王可獨擁封國,獨享封國之內的收入,但在妻妾一事上少有自主,需請奏應允,方可正式冊封。
“這位程側妃,就是當今程夫人的姐姐。程家商賈出生,也有子弟在京為官,家大業大情勢複雜,我只知,程側妃是正房庶出長女,程夫人是二房庶出三女。”
一門兩房,皆有女兒嫁入王府。
方知雨幾乎可以想象得到,程家這幾年在淮南地界上會有多麼耀武揚威。
但她卻不明白,龔嬤嬤為何要提及程家,只按下心緒靜聽。
龔嬤嬤很快進入正題,“程側妃產下一子,便是如今的延心王。一年多後,又得一女,便是淮王大女兒,年十四,明年開春就要出嫁,陛下已賜封為懷心郡主。”
方知雨尚不清楚淮王府女眷情況,此番就當聽一聽,熟悉一二。
龔嬤嬤道:“可惜,程側妃生懷心郡主之時難產而亡,所以太妃來到淮王府後,並不喜歡懷心郡主,甚至以命格相沖為由,將她送到道觀養了幾年。”
方知雨微微嘆氣:“也是個可憐人。”
龔嬤嬤卻搖頭:“最可憐的,其實是程側妃。程側妃去的時候,太妃還在宮中,王妃才是當家主母。若王妃瞧不上程側妃,任憑程家勢力再大,淮王也不會向陛下請旨封側妃。”
方知雨抿唇,有些好奇,“所以,這程側妃與程夫人不一樣,是個好人?”
“那可好得不能再好了,言行舉止皆得體,從來不挑撥離間,也從來不爭寵鬥狠。”龔嬤嬤嘆道:“初時,王妃也擔心她是假裝的,派人監視,也派人去了程家查探。”
“沒想到,程側妃表裡如一,沒有半點作假。而她之所以如此,皆因其母出自書香世家,通讀聖賢書,通曉事理,才將她教得那般平和。”
雖然世家大族皆看中嫡出兒女,可庶出之中,也不乏走出一片天地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