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借幾個人(第1/2 頁)
宋清溪在東廂房喝了兩盞茶,方知雨才將自己從宋筠胸膛上拔起來。
還抱怨:“怎麼不叫醒我?讓妹妹等那麼久?”
宋筠:“我是個病人,比你還貪睡。”
方知雨哪裡肯信,知道他是故意貪念兩人相擁而眠的機會。
於是白他一眼:“藥別吃了,御醫也不可能日日都來請脈。”
宋筠搶了梳子,擠開準備替她梳頭的十三,“沒想到娘子如此擔心我。”
十三在旁愣神。
宋筠瞪她:沒眼力見!
十三在旁眨眼:“世子是想讓我出去?”
宋筠:“……”
方知雨搶過梳子,塞還給十三,“別鬧了。瓊山可不近,我還想今日去今日回呢。”
宋筠一想也是,他“重病”在身,無法跟去爬山入廟,只能讓護衛和暗衛好好相隨。
想到晚上還能抱著軟軟綿綿的小傢伙睡覺,心底的不捨和擔憂還是淡了些。
方知雨梳洗完畢,也不用早膳,牽住宋清溪就出門,反正馬車上一定備好了各種小食。
剛跑幾步,她突然想起上回去九和縣沒跟宋筠道別,導致自己心心念唸了一整天,便又提著裙襬奔回屋。
宋筠本在窗前,透過縫隙目送她,見她奔回來,忙問:“忘記什麼了?”
方知雨扭捏了一下,真的只是一下,倏地踮腳仰頭,在他唇上“吧唧”一口,“忘記跟你道別了。”
“乖乖養病,等我回來哦!”
言罷,紅透了整張臉,轉頭跑走。
可這一幕……院子裡不少人都瞧見了,就算沒瞧見,也聽見了。
那“吧唧”一聲,可真真響亮。
***
飄雪依依,晨光入城。
方知雨時而捂嘴偷笑,時而掀簾子盯著外頭髮呆。
宋清溪端坐馬車之中,抱著雙手,正襟危坐。
世子妃這般情形,讓她覺得“冬風也可多情,也可吹羅裳”。
為了趕路,這一回所有人都乘坐馬車出行,十三和彩蝶在後頭馬車裡,青鴛卻無論如何也要坐在她們這輛車的車轅上。
方知雨心疼她,塞了個湯壺,又給車伕也賜了一件披風,連帶著後頭所有車伕、護衛又都得了賞,就連提前到大禪寺打點的人都沒被遺忘。
宋清溪很詫異,“世子妃為何如此喜歡賞人?”
方知雨回眸,不甚在意地道:“為了讓所有人都心情舒暢,替我辦事的時候更加盡心盡力。”
笑了笑,她又道:“淮王府不缺那幾個銅板,但努力存活的人,會很珍惜每一個銅板。”
她是苦過的,將心比心,當然懂這些奔波勞苦之人。
宋清溪卻還是不解,但見方知雨並未將此事放在心底,倒也沒多問。
一路向西南,瓊山已遙遙在望,若山路順暢,她們還能趕上寺裡午間的齋菜。
宋清溪隨著馬車悠悠晃盪,心也逐漸不能安定。
“世子妃……”她猶豫一瞬,還是選擇坦誠,“抱歉,之前與你不熟,不敢信任,有些事沒跟你講。”
方知雨再次回頭,眼底牽出一抹狐疑,但更多的是認真。
她擺正身體,問:“現在呢?可以信任我了吧?”
“自然。”宋清溪苦笑,為方知雨不跟她計較感到慚愧,“整個淮南,最值得信任的就是嫂嫂你了。”
方知雨笑了笑,笑容很淡,卻很誠懇。
宋清溪道:“我四歲就被祖母以命格相沖為由,送到麓州與氿州相交處的道觀待了四年。那裡距淮王府有兩日腳程。”
“兒時只以為祖母想將我拋棄,現在想想,不把我送到小淨庵,偏偏捨近求遠,可能是怕我知曉她的秘密。”
想到自己的祖母,宋清溪眼底閃過一絲悲涼。
但轉眼,她就收斂所有神色,“不過,這不是我現在耿耿於懷的。我八歲回到淮王府,一直在暗中調查生母和兄長所遇之巧合。”
方知雨心間一凜,原來宋清溪也不是那種對命運聽之任之的人!
宋清溪苦笑:“可我這人實在太笨,查了許多年,都沒得到結果。”
方知雨挪過去,拉住她手,“不用感到遺憾,有些事只是時機不對、角度不同。你看,我們現在正在逐步接近真相。”
宋清溪鼻頭一酸,“可是嫂嫂,年節之後,若欽差沒有查到魁州知州的罪,我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