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不該置氣(第1/2 頁)
最後的最後,錢刀提及程府二房的孟嬤嬤。
“鍾會最後才審問孟嬤嬤,稍晚些時候就有結果,請世子妃稍候。”
方知雨忙道:“辛苦了。我等得起。”
被埋藏這麼些年的真相,終於有機會被揭開,再多等一會兒又如何?
錢刀一走,方知雨的脾氣就上來了,滿眼皆是:都怪你爹!
無論是王妃,還是尚算安好的莊姬和曹姬,亦或是受盡苦楚的梅姬和吳姬……淮王的做法都令宋筠一言難盡。
他確實也不想站他爹那一頭。
***
午後,王府正門前,又有人跪拜。
門房一瞧,又是跪了好些天的一家婦孺,問了緣由忙匆匆報進去。
淮王嚇得差點將茶盞掉地,一聽不是找他,是要謝世子妃,終於舒了一口氣。
但同時,又有點不愉,只覺得世子妃的名頭越來越大,百姓都快忘記他才是淮南之主了。
東昇在一旁侍弄世子妃送的花,冷幽幽來了句:“這一家人若懂人情世故,又怎會落得那般地步?直來直往,只謝幫了自己的人,才是普通百姓的至情至性。”
淮王:得空把花剪掉,看你嘚瑟!
***
方知雨得了通傳,立刻趕到王府門前,不少百姓已經駐足於此。
那一家婦人上一回沒見到世子妃真容,這會兒瞧見蹦躂出來的方知雨,還翹首向後頭望了好幾眼,才確定——就是此人!
她們跪地謝恩,哭得淚流滿面。
“多謝世子妃大恩大德!”
那家三媳婦因為嫁了個秀才,視野更高,講話也更得體。
“各位,我們是魁州九和縣男丁被害的那一家,前些日子在淮王府前告狀,幸得世子妃出面替我們懲治惡徒,才報了大仇!”
一家婦人又接連叩拜,方知雨命人去扶,可她們就是不起來。
那老婆子反倒大哭:“世子妃不僅給我們錢,讓我們可以給男人操辦後事,還幫我們修繕宅子,請大夫瞧病,送過冬之物,真真是大善人啊!”
“對對對!”老三媳婦接話,“幫助我們的鄰居還得了淮王和世子妃的賞。那位幫我們寫狀子的好人,還得了個縣衙主簿的差事!”
方知雨納悶,她只給過銀兩,何時做了後續之事?
而且後頭的事,不該是淮王去完善的嗎?怎麼名聲落到了自己頭上。
不解之餘,微微轉頭,就見石頭湊上來,小聲道:“都是世子吩咐小的以您之名做的。”
他啊!
真是的,處處為她著想,於細微處用盡心力幫她建立聲威……
剛才不該置氣的。
她突然好想飛奔回去,抱著那人猛啃!
“不用言謝。”方知雨道:“淮南地界,是淮王在替大家謀福。淮王之前不過是被矇騙了,今後絕對會嚴加約束州官縣官,杜絕此類事件再發生。”
即便她再不滿意淮王對待女眷的態度,這種功勞也必須推給淮南之主。
那家婦人又叩謝好一陣,推了家中年紀最大的女兒上前。
老婆子道:“世子妃大恩大德無以為報,請收下我們家九歲的女娃娃。她小,聽話好教,從此以後做牛做馬,是生是死全憑您做主。”
方知雨的臉當眾就垮下來,引得圍觀者不敢發出聲響。
她救她們一家,可她們居然要把家中女娃娃當做還報恩情的籌碼?
都是女子,這不等同於自我作賤?
方知雨真想拂袖一走了之。
但也知曉真這樣走了,少不得被人誤解,傳成別的模樣。
她對著下頭的婦孺道:“你們回吧。一家子好好過日子,不要輕賤自己,才是對淮王、對世子、對我……最大的感恩。”
掃了眼圍觀百姓,復又高聲:“我在九和縣斷案,還人予公允,不是為了看你們賣女兒送女兒。講得好聽些,是為了淮南安,講得體己些,我也是女子,見不得女子受苦受難。”
“我身邊,也絕不收十歲以下女娃。”
底下一片譁然。
男人們自然不能理解,女子聽後皆是另一番感慨。
訊息不脛而走,整個王府都知道世子妃在府門前發了脾氣,幾家歡喜幾家愁。
喜的人,自然是認可她想法的,比如王妃、莊姬、宋清溪,皆打算以後“近朱者赤”。
愁的人,則是認為她不分場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