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上善不善(第1/2 頁)
和尚朝青鴛點點頭,青鴛愣著不知所以。
“你這丫頭怎麼教不會?介紹介紹爺爺我!”
青鴛“哦”了一聲,平淡地道:“世子妃,這是我師傅的師傅,我的師祖——酒肉和尚慧安。”
“誒!”慧安似乎並不排斥“酒肉和尚”的稱呼,反倒引以為豪。
他終於起身,正式且恭敬地向方知雨行禮,“酒肉和尚最煩規矩,請世子妃原諒和尚適才的言行無狀。”
“在我面前,大可自在而行。”方知雨笑笑:“英雄如何待世子,便如何待我。”
“那不行。”慧安又大笑起來:“我敢灌世子酒,可不敢近世子妃身。我可聽說了,世子動不動就能喝一罈子醋。”
方知雨窘迫地扯了扯嘴角,這還真是壞事傳千里。
慧安見狀,也收斂了玩笑之色,道:“和尚是世子手底下的‘刺事人’。”
方知雨輕輕搖頭,不明白這是何意,更不明白慧安為何突然提及他的身份。
慧安道:“我們與暗探不同,不會潛入某個地方長期落腳,而是遊走在街巷之中,打探各種訊息和秘聞,然後再傳些訊息或謠言。”
方知雨終於明白,“也就是說,這些日子傳給我的資訊,都是英雄調查之後寫成冊子的?”
“是。”慧安道:“不過寫起來實在麻煩,斟詞酌句浪費光陰。而且這一回事關重大,我不得不親自請見世子妃。”
慧安的神情愈發鄭重,方知雨也收斂旁的心思。
他卻只說了四個字:“上善不善。”
上善原只是泗溶縣東側臨海的一個小漁場,不過百餘人,世代皆打漁為生。
前朝末戰亂頻起,連這海邊小漁場也不能倖免,在“三丁抽一”的嚴令之下,不少男子有去無回。
上善有個姓孫人家,二十年間接連出了三位年輕喪夫,而後守寡一生的貞節之婦,前朝皇帝下令彰獎,改上善為縣。
先帝立國至今,孫氏一族已在上善綿延百年,成為遠近皆知的貞節門庭。
今上得知此事,撥銀建牌坊,還為其興建新宅,以旌其貞。
這牌坊就在孫家老宅外,而這新宅,便是如今方知雨下榻之地。
慧安之所以認定“上善不善”,是因為皇帝的賞賜就在三年前,而去年末,牌坊才完成修建,皇帝還下了聖旨詔令天下。
如此,方知雨的後臺是淮王和世子,那孫氏的後臺就是當今天子。
唯一的區別是,方知雨不用請示淮王便可做出決定,而對方需要千里萬里將訊息傳進京城,傳到皇帝的耳朵裡。
若在以往,方知雨絕不會將此事看得太重,可如今……
她從謝霖貴口中得知程家在京城有所佈局,那麼,只要程家從中作梗,上善縣孫家的事說不定很快就能上達天聽!
以皇帝目下對淮南的顧忌……只怕要糟糕。
聽完慧安的話,方知雨立刻站起身來:“如此,我當‘兵貴神速’!”
“如何神速?”
方知雨道:“自然是在訊息傳到京城之前……”
話講到一半,她突然憶起一件事。
臨行之前,宋筠講過,會讓虞珩慎派人先行一步,若有人給出建議,讓她一定要聽。
很明顯,慧安就是那個人。
她收起內心想法,恭敬道:“英雄可有其他妙計?”
慧安再次大笑:“世子妃真乃妙人也!既然如此,我也不拐彎抹角了。”
“孫家長孫自小體弱多病,郎中束手無策,算命的只言他活不過十五歲。孫家便從別處買了一個女童,當做童養媳。”
“孫家長孫果然不到十五一命嗚呼,那童養媳尚未與之成婚,便想離開。孫家有女子貞節之名,怎可能同意,便軟硬兼施想令她服軟。”
“這女子性子也算剛強,前前後後被折磨三月有餘,偷跑裝病什麼法子都想過,就是不肯認輸。”
“上善縣人人皆知,但無人敢言。”慧安講到此處,突然問道:“世子妃可知為何?”
“因為懼怕。”
若將孫家虐待孫媳,甚至想逼死對方以全貞節之名的訊息公開,那不是打當今皇帝的臉麼?
誰活夠了想用全家的命去冒這個險?
想到此處,方知雨也明白了,她差點就成了那樣的人!
慧安見世子妃心思透徹,笑著道:“這回和尚現身,就是為了勸世子妃一句:將此事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