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索性任性一把(第1/2 頁)
聶儀暈頭轉向入了宮,向趙燁韻述職,並向趙燁韻呈報聶太傅的遺囑。
“皇上,微臣父親離世前,對微臣說,先帝對父親給予很多厚待,尤其是那座玉龍山上的山莊。
囑咐微臣,在他走後,將玉龍山的山莊,再還給皇室。
父親說,他這一生所承,皆是君恩,要時刻銘記於心,子孫後代不能仗著他的功勞,放肆得不知天高地厚。
要時時刻刻謹記,食君之祿,為君分憂。”
聶太傅給趙燁韻授業過,趙燁韻沒有為難聶儀,悼念安撫了幾句,見聶儀對他復辟沒有任何意見,又推辭一番,要聶儀把玉龍山的山莊留下。
被聶儀堅定拒絕,趙燁韻也不再多說,放聶儀安然離去。
聶儀這才反應過來,聶太傅非要去玉龍山的目的。
那不是老人臨終犯糊塗,是在為他籌謀。
聶太傅一定是預料到了趙燁韻復辟這件事,而復辟之後,新舊朝臣班底交替,自然是一場血雨腥風。
而他因為聶太傅去世,在山上為聶太傅守靈,躲過了所有風波。
他入朝,因為聶太傅備受優待,聶太傅臨走,還最後庇護了他一次。
但為他遮擋了這次風雨後,往後的雷霆雨露,就只能他自己扛了。
靖遠侯府。
忙完聶太傅的喪事,奚雲岫終於有時間,去看那封聶家管家塞給她的信了。
聶家的老管家,比聶太傅走的還早兩年,新管家是老管家的兒子。
展開信箋,是聶太傅蒼勁有力的字跡。
奚雲岫看完不得不感慨,這個老人從來就沒糊塗過。
這封信是聶太傅剛病倒時,就寫了的。
上面寫了聶太傅對朝廷局勢的分析,以及他的一點私心。
太上皇趙燁韻歸來後,皇上趙燁錦的精神就在緊繃,在立太子一事上,與朝臣多有衝突。
趙燁錦想立他和奚雲瑠的兒子為太子,本來奚雲瑠成為貴妃,就夠挑戰朝臣底線的了,再讓奚雲瑠的兒子成了太子,更不成體統了。
在趙燁韻的對待上,趙燁錦也越發小氣,趙燁韻幾乎是囚禁在清涼臺,身邊只有盧素素在照顧。
吃穿上也剋扣,全靠盧素素做些繡活,換些銀錢,賄賂宮女太監,才買些夠果腹的食物。
最過分的是,趙燁錦怕趙燁韻和外界聯絡,把清涼臺所有的樹木都砍了,三伏天裡,趙燁韻連一棵乘涼的樹蔭都找不到。
物極必反,不在忍耐中消亡,就在忍耐中激變。
遍觀史書,無論是各方起義,還是高祖建國,皆因受到壓迫太過所致。
聶太傅就是因為察覺到趙燁錦的過分,和朝臣的不安,預料到了今日的結果。
想保住聶家,那就只能讓聶家從這場政鬥紛爭中脫身。
在想到這裡後,聶太傅就在預料他的死亡了。
至於聶太傅把奚雲岫叫成聶綺羅,是聶太傅故意的。
聶太傅是個倔老頭,聶綺羅像他,也是個倔姑娘。
所以聶綺羅哪怕知道她的選擇是錯的,自己釀下的苦果,她哭著也倔強的自己咽。
但倔強的人只想著自己承擔自己的後果,卻忽略了身邊真正關愛她的人的感受,何嘗不是一種自私?
聶綺羅留在奚家吃苦也好、早逝也好,受傷的人除了她自己,還有養育她的老父親的心。
聶太傅在信裡向奚雲岫道歉,他遲遲不見奚雲岫,也是自私倔強的不想承認聶綺羅的離世。
奚雲岫和聶綺羅長得太像了,他怕自己會繃不住在奚雲岫面前哭出來。
到了將死之際,索性任性一把,假裝奚雲岫就是聶綺羅,來滿足他對女兒的思念。
信在最後,聶太傅給奚雲岫留了好幾張地契,和積攢的一些金條,作為任性的補償。
奚雲岫看著聶太傅給她留的遺產清單,頭一次暴富得到意外之財時,心情那麼複雜。
趙燁錦身死,作為貴妃的奚雲瑠卻逃過了一劫。
據邵毅打聽的訊息,奚雲瑠是主動跪在趙燁韻的面前請罪,口口聲聲說自己的不得已,並且拉出她曾經和汪搖的關係。
趙燁韻是個念舊情的,否則也不會為汪搖翻案。
再加上盧素素在旁邊給奚雲瑠求情,不想趙燁韻多造殺業,趙燁韻也就把奚雲瑠放了。
唯一的報復就是,給奚雲瑠的兒子選了個格外貧瘠的封地,把奚雲瑠和她兒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