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水土不服(第1/2 頁)
杜遠征來到青蓮鄉任掛職副鄉長已經幾個月了,一來了就是桃源村的駐村幹部。
李國強家那老宅子也沒人住,就讓杜遠征住了進去。
他一來就是夏天,今年氣溫特別高,就是在蔭涼裡,也感覺酷暑難當。
村裡田頭經常有騎著腳踏車揹著冰棒箱的小販吆喝著經過,每當這時,兜裡有兩個錢的,便大喊一聲:“賣冰棒的,過來。”
李國強特意讓人來給老宅子裝上了空調,想讓杜遠征住得舒服一些。
這可是桃源村第一臺空調,很多孩子跑過來看熱鬧,就是大人們也感到稀奇,不時找個藉口進來坐坐。
村裡幹部乾脆經常過來請示工作,實則也是來蹭空調。
杜遠征曉得李國強也不在乎多幾個電費,乾脆宣佈,今後村裡開會就在這個老宅了。
杜遠征來的時候,李國強跟他促膝長談過,兩個意思,自己雖然是村主任,但不會經常待在村裡,畢竟自己的集團事務太多,分不開身。另外,請杜遠征過來駐村,實際上就是想透過他來實現桃源村農業經濟走上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杜副鄉長,桃源村除了西山有資源開發,其他地方都是平原,又很偏僻,村裡很難再發展上工業經濟,那我們就要從農業上著眼,看看能搞出什麼名堂。”李國強說。
“李村長,你這個想法很好。我們蘇北農村發展嚴重滯後,目前根本沒有上工業的條件。其實農業發展也是很有前途的,主要方向就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杜遠征佩服李國強有眼光,桃源村讓他來當村主任,便是插上了翅膀,要騰飛了。
杜遠征也很佩服童富貴這個人,當初想著法子擠兌李國強兩口子,自己第一次來搞鹽鹼地的時候,看他就不順眼。沒想到,此人竟然做了鄉幹部,現在變成了一心一意為群眾服務的好乾部。
這一次童富貴設法讓李國強當上了桃源村主任,反映出他的良苦用心,就是想用李國強的影響力,把桃源村的經濟搞上去,讓村民們早日奔小康。
杜遠征現在童富貴是刮目相看,心悅誠服。
“那你說說看,你是怎麼想的。”李國強問道。
“李村長,農業發展需要動腦筋,不能千篇一律種植小麥水稻,要往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比如水果、藥材,再比如農業觀光旅遊。”
“杜副鄉長,看來把你挖過來不是我枉費心機,你這一開口,我便看到了桃源村的遠景,我們一起努力,把桃源村打造成安淮第一村。”
“李村長,我們也不用貪圖虛榮,踏踏實實把村子搞上去,我也算交了差,你也算完成任務了。”
“對對對,低頭做事,做好就行。”
來了之後,杜遠征對全村各個村民小組的情況進行了瞭解,特別化驗了每個小組的田地土壤情況。
最後他發現,村裡分為東西兩片,東片土壤適合種植藥材,西片靠山這部分,土壤適合種植水果。
李國強組織了一次村兩委、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會議,把杜遠征這個規劃拿出來討論。
讓李國強沒有料到的是,除了村支書童慶雲、杜遠征和他自己以外,沒有一個幹部態度積極,一個個不吭聲,其實就是反對了。
童慶雲一看,這不是好事嘛,帶領大家走優質發展道路,大幅提高經濟收入,怎麼這些村幹部反倒不樂意了呢?
“哎,我說大家是怎麼回事啊?杜副鄉長辛辛苦苦用了兩三個月調研的結果,給我們村指明瞭發展方向,明明是一條金光大道,我怎麼看你們都不樂意呢?”童慶雲問道。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沒有人說話。
李國強笑著說:“不管有什麼意見什麼想法,總得說出來嘛,今天就是碰頭會,就是要聽聽大家怎麼說。”
後排站起一個大漢,“杜副鄉長,您為我們村做的這個農業發展規劃不是不好,只是大家心裡都沒底,要是失敗了,不僅收不了水果藥材,就連正常的莊稼也沒了。”
開始有人附和。
“是啊,我們祖祖輩輩都這樣種地的,種個小麥水稻,收成穩定,雖然發不了財,但心裡踏實啊。”
“發財哪個不想?只是這些東西我們都沒弄過,一點兒經驗也沒有,弄不好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前幾年復興鄉大搞銀杏樹,當初說得天花亂墜,可最後怎麼樣?一點兒收益都沒有,大夥氣得把樹木都砍了當柴燒,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對對對,這個教訓很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