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來了個痴子(第1/3 頁)
江淮大地蘇北平原一目千里,是全國有名的魚米之鄉。
蘇省山陽縣紅旗公社桃園大隊西山小隊,竟然有一座小山,雖然不是很高,但在平原地區就很突兀。
山上到處都是野桃,一到春季,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桃紅柳綠。
西山小隊大約三十戶,離山腳一里路左右,都是童姓,老百姓自稱童家莊。
唯一外姓李,叫李國強,是一個知青。
和他一起來的,多年前都返城了,可他仍然住在山腳下的社房裡,好像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村民們聽說這李國強是湖南人,還是一個趕屍匠的後代,大夥都覺得他是個神秘人。
李國強人高馬大的,非常帥氣,剛來的時候,有幾個漂亮的女知青都玩命地追他。
就連村裡自覺有點姿色的女娃,也都蠢蠢欲動的,傳言有得了相思病的,而且病得不輕。
李國強的宿舍雖然是個牛棚,非常簡陋,四面露風,可那個時候卻是每天人來人往的,各種女娃子想著法子過來獻殷勤。
那個時候的李國強,儘管每天干活很累,可小日子卻過得很滋潤。不僅身邊美女如雲,還能經常吃到她們帶來的糖果、雞蛋,甚至還有水果。
身邊一塊兒下鄉的人,一個接一個的都走光了,只有李國強沒有動靜,依舊穩如泰山地窩在了這兒。
村民們異樣的目光透露出十分的不解,這小子到底玩的哪一齣?難道要在我們這鄉下紮根?
去年冬天,去三河閘挑河工的時候,他竟然和駐地的小媳婦混到了一起,被人家抓到,一頓胖揍,竟然把左腿給打殘了。
從此,他有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瘸子李。
久而久之,大多數人都不記得他的真名了,西山小隊甚至桃園大隊的人,沒大沒小的,都喊他瘸子李。
身邊的美女,也是一鬨而散,馬上也加入了稱呼他瘸子李的隊伍。
不過,這瘸子李倒是沒有太介意,依然是該幹嘛幹嘛,一瘸一拐的,做工還是很賣力。
大隊幹部看他可憐,便跟西山小隊的小隊長童大洪交待,給他個輕巧的活。
早年大隊成立了農科隊,隊部就放在西山小隊的社房。
所謂農科隊,實際上是一個炸饊子的副業組。
童大洪一想,乾脆就讓瘸子李幹這個,至少不用他拖著瘸腿到處乾重活了。
社房裡每天都飄出誘人的香味,引得路過的人都垂涎欲滴,有些人也不知道偷偷吞下多少口水。
在那個貧窮的年代,連肚子都吃不飽,一個燒餅、一根油條,都是朝思暮想的美味佳餚。
不時有過路人罵道:“這狗日的瘸子李,他倒是因禍得福,幹了輕活不說,還可以偷嘴。”
更有人不服氣地說:“這好事我們姓童的沒撈著,怎麼給了這麼一個外姓呢?”
氣歸氣,說歸說,村上的人倒是沒有一個真和瘸子李來爭的,因為這瘸子李一直是一個好人,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不用叫,他都會來幫忙的。
一晃1981年的春節到了。
三十晚上這天下午,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蒸包子、搓湯圓,整個西山小隊都籠罩在一片喜慶的氣氛當中。
日子雖然有點苦,但大家已經習慣了,大過年的,勒緊褲腰帶也要找點樂子。
西北風呼呼地颳著,外面天寒地凍。
可孩子們卻歡天喜地的,成群結隊地在外面歡呼雀躍。
畢竟過年是他們期待已久的,只有這個時候有新衣服,還有好吃的。多少還能有個壓歲錢,哪怕三五分,也是開心得不得了。
忽然有孩子喊了起來:“老痴子,小痴子……”
後來便是孩子們一起喊:“老痴子,小痴子……”
屋裡的大人們覺得稀奇,這都三十晚上了,哪來的痴子呢?
於是,不少人便出門看熱鬧,一個個一出門,便都打了一個哆嗦,不由自主地雙手插進了袖口裡,“這天,也太他媽冷了!”
一大群孩子圍住兩個人,一大一小,都蓬頭垢面的,大的是一個女人,個子矮小,小的是個男孩,面黃肌瘦的。
這兩人都衣服單薄,凍得瑟瑟發抖。被這一群孩子圍著吼著,一副驚恐的樣子。
儘管如此,那女人依然把孩子死死的摟在胸前,生怕孩子受到攻擊。
“嘿,還真是痴子。”有人笑著說。
“這大冷天的天,哪來的痴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