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第1/2 頁)
縣政府大院一間辦公室裡,氣氛有些鄭重。
李國強進來的時候,大辦公桌後坐著縣長孫奉林,一側長沙發上坐著副縣長周全友和另外幾個不認識的人。
“國強來了。”周全友說道。
孫縣長竟然站了起來,面帶微笑,“國強同志,快請坐,大家就等你了。”
李國強不知什麼事,心裡忐忑不安的,看了一眼另外一側有個單人沙發,只好一屁股坐了下去。
剛坐下,馬上就發現不對,對面兩三個人和副縣長周全友擠一張沙發,自己憑什麼單坐呀?不合適,肯定不合適。
他馬上又站了起來,有點尷尬。
孫縣長又朝他笑了笑,伸手向下壓了壓,示意他就在那兒坐下。
原來這個位子就是留給自己的,受寵若驚。
“人到齊了,我們就開會。”孫縣長說。
開會?李國強一愣,就這麼幾個人開會?竟然還有自己?
看了看周全友,看到他輕輕的點了點頭,李國強確信自己是來參會的。
“各位,今天我們開個碰頭會,把文通電子硬體廠的事議一議。”
“我先介紹一下與會人員,這邊依次是周全友副縣長,經貿委姜文軍主任,輕工局柳原局長,文通電子元件廠黨高官朱遠方。”
孫縣長又指了一下這邊,“這位同志就是超英集團董事長李國強,想必在座的應該認識。”
李國強心想,在這些大員們面前稱董事長,有點兒不自在,他趕緊欠了欠身子朝大家笑了笑,掩飾一下自己的尷尬。
“今天只有一個主題,文通電子元件廠。”
“說起這個廠,我們山陽人那是自豪了很多年啊。與共和國同齡的文通電子廠,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七十年代開始,全國有名,相當長的時間內,全國收音機、電視機上所用的中周,百分之八十以上來自我們文通電子元件廠,這是何等的輝煌?”
“有高峰,就有低谷,這個不稀奇。八三年起,文通廠一下子就進入了衰退期,業務一落千丈,不僅中周訂單銳減,線圈、變壓器、電感等產品也無人問津,曾經門庭若市的原件廠,到了門可羅雀的地步。”
說到這兒的時候,孫縣長有些無奈,有些失望,也有些憤怒。
“改革開放以後,全國各地都上了發展快車道,很多地方都建起了電子廠,特別是沿海經濟特區大量工廠的建立,我們內地廠家受到一定的衝擊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曾經去廣州一個電子廠參觀過,職工人數和我們文通廠差不多,可是他們利用香港和外國的技術,主要生產國內大型電器廠家需要的高階產品,生產效率很高。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內陸廠家真做不到。”
“我們的銷量,就是這樣一步步被他們蠶食掉了,市場份額逐漸萎縮掉了。”
“但是——”孫縣長停頓了一下,掃視了面前幾個人。
李國強知道,重要的內容都在“但是”後面。
“上述客觀原因不是我們廠子一蹶不振甚至面臨倒閉的理由。當年我們抗美援朝什麼條件?小米加步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什麼條件,武裝到牙齒。如果強調客觀條件,這仗怎麼打?可最後楞是讓我們把他們揍回到三八線以南了。”
“這個事情告訴我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歸根到底,還是這裡有問題。”孫縣長點了點腦袋。
“思想不解放,永遠跟不上。”孫縣長再次停頓了一下,這一次盯著文通電子原件廠黨高官朱遠方看了好幾秒的時間。
朱遠方尷尬的低下了頭,不自覺的玩弄起手中的鋼筆。
“據我瞭解,六七十年代,我們這個廠子無論從技術和硬體上,也都比較落後,在全國也數不上手,可是先後有朱廠長、劉廠長、金廠長、卞廠長、王廠長、倪廠長他們的奮力拼搏,名不見經傳的小小文通電子元件廠不是搞得風生水起嗎?不是揚名全國嗎?”
孫縣長看了看輕工局局長柳原,“柳局長,我說的是不是呀?”
柳原趕緊點了點頭,扶了扶眼鏡,輕聲說道:“是是是,孫縣長。”
“說到底,還是這兒的問題。”孫縣長又指了指腦袋,“思想跟得上,樣樣大變樣。”
“當然,我今天不是批評柳局長和朱書記,這個廠子的衰敗也不是從你們手裡開始的,冰凍三尺非一日這寒,沉痾積弊已久。”
孫縣長這麼一說,柳原和朱遠方的臉色才好看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