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發言(第1/2 頁)
這兩天姚九心煩意亂。
一邊是鄉領導的規勸,一邊是超英集團的招手,兩難。
姚家在條沿村是大姓,而姚九家又是大族,因而姚九做村幹部先天有優勢。
雖然計生站韓站長現在兼著村支書,但他知道自己是壓不住村裡不聽話的群眾的,哪裡想總困在這裡?不用說他,就是姚九偶爾也有壓不住的時候,比如這次窯廠事件。
因此他竭力勸說姚九不要辭職,繼續做村支書。
姚九和鄉里的關係一直比較好,大家都不願意他辭職。
但他真的不想再做村幹部了,尤其是自己這個村的支書。
為些,成天吃不香睡不著,腦殼疼。
他老婆勸他還是做村支書,不管怎麼說,在村裡還是吃得開的。
“他大,人家多少人想做還做不到呢,你倒好,一張紙朝上面一遞,不幹了。”
“你個婆娘曉得什麼呀?你以為這村幹部那麼好當的?每天不是張家長就是李家短,七個和尚八樣腔,難弄呢。”
“哪個村不是這樣?人家怎麼做得好好的?還是你自己能力不行。”
“你能你來。”說過,姚九摔門而去。
一個人坐在廢黃河灘上樹林裡,看著彎彎的河道,點燃一枝煙,悶悶的抽著。
這片灘地是他土生土長的地方,對這裡太熟悉了。
日積月累,河兩岸的黃土堆積了幾米高,很適合建窯廠取土。
超英集團兩次過來聯絡建廠,都沒有成功,這種有利於三方的事情,群眾怎麼就不理解不支援呢?
再看看人家嚴碼村,窯廠一建,現在是村集體有收入,村民增收走上致富路,村裡每天是歡聲笑語的,真羨慕啊。
姚九這也是氣頭上辭職的,不是真心不想幹。
可是沒想到的是,這個時候竟然被李國強看中。
是自己能力很強嗎?顯然不是,應該是集團擴大了,正是用人之際,自己還有點能力吧,畢竟做過村支書。
不過,能進入超英,現在可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沒想到咂中了自己的腦袋。
不知不覺,腳下地面上已經有十幾只菸頭了。
一直到天黑,姚九才起身,用力摔下手裡最後一隻菸頭,“他奶奶的,我也為自己活一回。”
市裡調研一結束,便準備召開鄉鎮企業發展動員會議。
李國強竟然接到通知會上發言。
之前縣裡開致富大會,萬元戶表彰大會,李國強都上過臺發過言,但現在,他不想到主席臺上亂講了,自己的發展也只是起步階段,算不上什麼大門大戶,好像沒有什麼發言權。
可市裡已經通知下來了,這個可不是請客吃飯說推掉就能推掉的。
看來這事得準備一下。
市工人文化宮禮堂,來自全市各鄉鎮的鄉鎮長端坐在位置上,聽取市調研組組長作調研總結報告。
其實不用介紹,大家都知道,目前我們全市鄉鎮工業不能說空白一片,但也是幾乎沒有。
就是有的,大多也是形式主義,沒幾個生產的。
家底就是這樣,大家清楚得很。
市裡大張旗鼓的搞調研,其實有兩層意思,首先就是摸家底,其次就是動員力量發展鄉鎮企業。
想法是好的,但實際情況是基礎較差,很難搞出名堂來。
去年各縣都組織鄉鎮長專門去蘇南學習考察過,不能說沒有觸動,但是回來之後動作卻沒有。
這回市裡直接把會議弄到鄉鎮長這一級,說明重視程度很高。
李國強坐在第一排左側,聽得非常認真。
他感覺市裡的調研工作非常紮實,基層的問題看得一清二楚,沒有花裡胡哨的內容。
“下面請山陽縣李國強同志發言,談談他們發展鄉鎮企業的經歷和經驗。”主持人說道。
李國強只好一瘸一拐的上了主席臺。
下邊的人非常稀奇,怎麼會是一個殘疾人上臺介紹經驗呢?他是何人?
當然,這裡面山陽縣的人大多認識李國強。
走到發言席,他沒有坐下,把話筒往自己跟前挪了挪。
“各位領導,我叫李國強,來自山陽縣青蓮鄉桃源村。”
“我是一位農民,不過,現在也有人稱我為企業家,但我曉得,我還是一個農民,企業家這個名號我是稱不上的,因為我不過是辦了幾個企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