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提個小要求(第1/2 頁)
城東那邊,窯廠已經出了第一窯,一切順利。
這邊窯比青蓮鄉嚴碼村的大一倍,每一窯能出二十萬多塊磚。
李國強曉得,這一窯就能掙上四萬塊。
一座窯,一年就是百萬收入。這在李國強看來,這個收入是恐怖級的,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也不敢想。
不說別人,就是自己前年把又敢想?
因為在郊區,城區用量更大,這紅磚搶手得很,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個月後。
在城東鄉建二窯想法再次提上日程。
預製廠在城東鄉和東窯村的大力支援下,已經建成,再過兩天就投產。
這個預製廠規模大,用了六十畝地。
這邊還沒生產,訂單便像雪片飛了過來。
一來是因為李國強之前便有超英樓板在城區銷售,因為質量過硬,注意的人很多,經常有人找超英集團希望採購。
二來呢,建材往往是相互關聯的,採購紅磚的,一般都需要預製板,童愛國那邊做足了宣傳,自然不少人跑過來預訂。
李國強感嘆,現在經濟越來越好,這建築市場想不火都難。
自己是不是站在了風口呢?自己會不會就些飛起來了呢?
必須儘快找一個能力較強的人負責青蓮鄉那邊,讓錢玄騰出手來管理全域性,還他總經理的真正身份。
自己現在精力主要放在了文通電子元件廠,集團的事反而很少有時間過問了,錢玄必須儘快掌控全域性。
現有的幾個負責人,朱援朝負責二建,王建順負責嚴碼窯廠,王德兵負責預製廠,都各司其職,騰不出手來。
這幾個人做部門一把手都沒有問題,但要是讓他們負責這三個部門,他們還真都不適合。
腦海裡把熟悉的人都過了一遍,沒有人選。
一時間,李國強沒有了主意。
現在的農村,剛從集體經濟走出來沒幾年,成年累月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進廠打工的人都還是少數,管理企業這樣的人真是鳳毛麟角。
看來這事急不得,寧缺勿濫。
一個星期後,李國強去縣裡找周全友副縣長和孫縣長彙報工作。
文通電子元件廠的改革,現在是縣裡的重頭戲,有標杆的作用。
改得好了,下面會全面推開,既發展了經濟,縣裡也可以甩掉很多包袱。
看到李國強短時間內便主動來彙報工作,孫縣長還是非常滿意的。
聽了彙報,孫縣長放心不少,李國強採取的措施還是比較得力的,也很獨到。
改革嘛,就要徹底,就要有新舉措。
不過,他似乎感覺到了李國強的改革很大膽,大膽得有些東西必須提醒他。
“國強啊,你這一星期的工作,我還是滿意的,照這個樣子下去,很快就會見到效果的。”
“不過,你對銷售員那個大膽的暗示,會不會有些過啊?雖然現在是改革開放,可也不是隨心所欲,有些東西還是要有界線的,越界了就會出問題。”
“孫縣長,銷售問題不解決,廠裡生產搞得再好也是白搭,對於一個廠子來說,質量是生命,銷售是王牌,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前年去蘇南考察,我就注意到了這一點,他們的鄉鎮企業之所以蓬勃發展,銷售這一塊是立了汗馬功勞的。”
“孫縣長您放心,我也給他們立了規矩,違法的事堅決不能幹,誰幹誰負責。”
“你的意思我懂,只要不違法,打些擦邊球,對吧?”
“孫縣長,幹銷售的都不容易,跑斷腿,磨破嘴,看盡了人家的臉色,也不一定能拿到訂單。”
“現在外面的形勢發展很快,也滋生了一些不良風氣,可也形成了一種習慣,還像我們原來那種做派,根本做不好銷售的,必須給他們一點靈活機動的空間。”
“國強你說的確實不錯,我們縣廠子大面積出了問題,多數面臨倒閉,銷售這塊真是出了大問題,好多產品原來是享譽全國的,現在落得個垂死的下場,實在令人痛心。”
“你的方案我原則同意,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注意分寸,注意方式方法,絕對不能過線。”
“您就放心吧,我又不是想到文通幹一年就拍屁股走人的。”
“你說要給每個銷售員配備行動電話?”
“是的,孫縣長,商場如戰場,瞬息萬變,有些戰機不能及時把握,那些訂單很快就成了別人的菜,銷售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