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免費午餐(第1/2 頁)
九月二十日,大洋路橋第一次承建的公路完工,其他兩個標段雖經傷人事故停工了一星期,現在也完工了。
整個公路經驗收合格,開放通車。
通天當天,區裡舉行了盛大的通車儀式。
報社、電臺、電視臺都進行了相關報道。
沈坤和柴成安有些鬱悶,自家標段沒有停工,當然能按期結束,可那兩家都停了一個星期,又沒有加一個小時的班,他們是如何近期交付的呢?
“柴總,他們這偷工減料也太雷人了吧?”
“算了,管好自家事,別的我們也管不了。”
“關鍵這個樣子,我們不就吃虧了?老老實實幹活,狠抓質量,最後人家不也跟我們一樣透過驗收了?”
“萬事不能這樣比,我們要按照董事長的要求去做,沈經理,至少我們這樣圖個心安吧?”
“那倒也是。”
“我認為,出來混的總是要還的,我們不和差的比,要和好的比,好上加好,董事長都說了,寧可少掙錢,質量不放鬆。”
“柴總,其實也是噢,我們雖然把質量抓得一流,其實利潤也不錯,金橋銀路,這話一點兒沒錯。”
“所以啊,我們董事長是個知足人,不想和那些亂七八糟的老闆比,我覺得,我們老闆只和自己比,戰勝別人不如戰勝自己,就這一點,他就比我們智慧。”
九月二十七號,也就是通車一週後,就開始下雨。
一開始還是小雨,親水橋這邊還能將就著施工。
沒曾想,每年這個幾乎無雨的季節,現在卻是天天在下,而且雨勢越來越猛,經常大雨滂沱。
沒辦法,親水橋的工程只好停下來。
這雨一下就是二十多天了。
這樣一來,親水橋的工期就是個問題了。
柴成安、沈坤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卻又沒有任何辦法。
更令他們沮喪的是,天氣預報說,最近都有雨。
李國強也為親水橋的工期撓頭,耽誤了工期,是要賠付違約金的,合同上那可白紙黑字的寫著呢。
但他更擔心的是,今年農民的秋季收成要泡湯了,哪怕現在雨就停,減產已成定局,
如果再下個十天八日,那就是絕收。
最近一直在青蓮鄉和城東鄉的幾個窯廠轉悠,土坯雖然都被防雨布嚴密蓋好,但他還是不放心,親眼去看看,才安頓。
這雨已經下了二十多天,三個窯廠都處於停產。
幸運的是,嚴碼窯廠和東窯窯廠下雨前正好土坯進窯,下雨不影響燒窯,這兩窯紅磚雨一停就可以出窯了。
這也最大程度降低了損失。
十月十九日,山陽這邊雨停了,馬上豔陽高照。
李國強欣喜萬分,雨停了,就可以恢復生產了。
正要打電話詢問親水橋的事,柴成安電話過來了,“董事長,聽說總部那邊雨停了?”
“剛停,天氣預報近期沒雨了。”
“我們這邊還有幾天呢。”
“不著急,因為連續下雨,工期的事應該可以再談,萬一不好談,損失就損失吧,那也只是我們運氣不好,別擔心。”
聽著董事長的安慰,柴成安焦急的心情好了不少。
“我和沈坤正在研究方案,看看有什麼補救措施。”
“柴總,辛苦了,萬事盡力就行,這個事你和沈坤多辛苦,開動腦筋,有辦法更好,沒辦法再說。”
“好的,董事長。”
好在那邊的公路段及時完工交付,李國強自己心裡也有些許安慰。
天氣放晴,心情也好了不少,李國強去了幾個企業,逐一檢查相關情況。
鄉下受災嚴重,秋季作物在雨水中浸泡了二十天,再經烈日暴曬,死光光。
看到這個景象,李國強就高興不起來了。
農民每年就地裡這點希望,莊稼完了,他們的生活便成了問題。
前年那場大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百姓那無助的眼神,他一輩子也忘不了。
自己也是農民,只不過現在是個不種地的農民罷了。
想了想,李國強做出兩個決定,一,所有集團員工本月停工期間工資照發,二,在桃源小學開個食堂,向所有師生免費提供午餐。
其實現在李國強手裡並沒有錢,所有的流動資金都投入到了大洋路橋公司。
但他在想,咬一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