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柴成安(第1/2 頁)
常熟回程的車上,錢玄還給李國強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可是靠著西山,到現在為止卻沒有吃掉一塊石頭。”
是啊,本屬平原地區,全市就這麼一座小山,非常顯眼突兀,經錢玄這麼一提醒,李國強忽然有一種感覺,莫非這西山是特意為我準備的?
但能幹什麼呢?卻想不出來。
無論幹什麼,都必須是自己熟悉的行業。
剛回到山陽,獵頭公司就打來電話,人找到了,留洋博士,管理專業,管理過國外大型企業,經驗豐富。只是工資要求比較高,年薪十二萬。
這個確實是天價工資,要知道在山陽,縣裡幹部的工資一年還不到四千。
山陽縣還屬於貧困縣,要是普通工人和農民,那收入更低。
十二萬,對於他們來說,那可是天文數字。
看來真是書中自有黃金屋。
李國強卻不這麼看,他發現自從每天看書讀報以後,自己也變了很多,接受了新形勢、新知識和新思想。
他認為,知識就是力量,可以改變人,可以在實際工作實現彎道超車。
大清朝之所以打不過外國軍隊,就是閉關自守遲滯了科技文化的發展,思想保守,軍事落後,最後在船堅炮利面前束手無策,不得不俯首稱臣,割地賠款,喪權辱國。
知識很重要,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知識就是生產力。
李國強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我們山陽這兒是個落後地區,人家一個高階管理人員,怎麼可能隨隨便便來此工作?他們的首選可是北上廣。
獵頭公司讓李國強到南京籤合同。
李國強帶上錢玄,牛得水開車,直奔南京。
在珠江路一座高大的寫字樓裡,獵頭公司、李國強和柴成安三方碰頭。
李國強一看,柴成安大概三十歲左右,高大帥氣,看上去穩重當中有些犀利。
李國強已經看過他的資料,清華畢生,美國斯坦福博士。
這種美國名校畢業又有管理經驗的,就是回國都是直奔北上廣和深圳的,為什麼答應來我們這個小地方呢?
“柴先生,久仰久仰,我代表集團歡迎您。”
“李先生,我對您展開了全面研究,最後是您的創業故事和人品打動了我,從今天起,您就是我的老闆。”
李國強上前握住柴成安的手,“柴先生來了,我信心大增啊,雖然我們超英集團尚在年幼,可接下來就要起飛了。”
“董事長放心,我柴成安一定竭盡全力為集團做貢獻,力爭把超英集團打造成上市公司。”
李國強一聽,這小子野心不小,還想讓我們集團上市,這倒是我沒有想過的,看來我原來的目標還是格局太小。
又跟他介紹了錢玄,說他是原來的總經理,現在成了總監。
柴成安心裡明白,這是給他讓路。
“董事長,您選擇建築這塊殺入市場方向還是準確的。”
李國強和錢玄聽得清清楚楚的,柴成安說的是殺入市場,殺這個字有點兒血淋淋的。
不過,市場就是市場,很多時候充滿了競爭,且多激烈,用一個殺字,也體現了柴成安的行事風格,那就是不放過任何機會,用拼刺刀的精神去開疆拓土。
李國強雖然被這個殺字刺激到了,但他還是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一種進取精神,是人在奮鬥過程中不可或缺的。
這柴成安是從美國回來的,那裡是資本主義社會,市場成熟了百年以上,他在那裡管理過大公司,自然是經驗豐富。
我們這兒是剛開放不久,正在走向市場化,一切都還是摸著石頭過河。
這樣的商業環境,對於柴成安來說,他可真是小菜一碟。
“我這也是誤打誤撞。”
“董事長,這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偶然的,你的故事我全都知道,坦白的說,您現在這個超英集團在我眼裡還是個小兒科,但您在已經從事過後行業中進行了選擇和剔除,從中可以看出,您是一個商業天才。”
李國強這才想起,自己已經從事過小百貨商店、種植、養殖、糧食市場、建築、預製廠和窯廠得這麼多行當,現在留下來的,只有建築、預製廠和窯廠了,都和建築有關。
看來這柴成安未來之前是經過調查的,對自己是瞭如指掌啊。
這小子不簡單,不打無準備之仗。
“我只是覺得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