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有什麼猶豫的呢(第1/2 頁)
在桃源村,李國強陪同柴成安看了社房,桃源小學圍牆後邊的窩棚。
柴成安又說這山不錯,他想轉轉。
李國強的腿不便當,柴成安提議讓他休息一會兒,自己去山上隨便看看。
李國強便進了桃源小學。
成校長剛好從校長室出來,一抬頭便看到了他,趕緊笑著迎了過來,“董事長,啥春風把您給吹過來了?”
“這兒可是我老家,那可不是隨時可來的?”
“快裡面請坐。”
“就不進去了,我只是隨便看看,打擾你了。”
“這是哪裡話,董事長可是我們學校捐贈人,我們什麼時候都不會忘記的,隨時歡迎啊。”
“那都是過去的事了,不值一提。”
成校長便陪同他一起逛逛這個不大的校園。
桃源小學建校於一九五八年,之所以建在了這西山半山腰,是因為這兒是一座廟,用它改建而已。
條件艱苦,這是李國強親眼所見,之前都是泥桌子,凳子是各家孩子自帶。
還是前兩年李國強給捐了課桌凳,才改善了一些辦學條件。
在不大的校園裡轉了一圈,李國強發現真是簡陋破敗,不高的圍牆已經有好幾處搖搖欲墜,十分危險,廁所也是,因為是廟堂改建,教室裡光線不好,非常昏暗。
“條件太差了。”
聽他一說,成校長也感慨起來,“是啊,這哪兒是學校啊?有辱斯文。”
“這些娃可是國家的未來,我們得重視啊。”
“董事長,雖然我們師資水平很不行,但老師們都非常認真,努力鑽研教學方法,一直在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在全鄉調研測試中,歷次都名列前茅啊。”
“這個我聽說了,成校長你的工作很有成績。”
“董事長過譽了,身為教育人,我這也不過是做好本職工作。”
“我考慮一下,適當時候把你們搬到山下去。”
成校長一聽,大喜,搬到山下去,意味著李國強會投資興建一所新學校,這樣一來,不僅方便了學生們的上學,條件也會大改變,一定是鳥槍換炮了。
“那我就先替學生和家長謝過董事長了。”
“先別急著謝我,這事兒還沒辦呢。”
“董事長,只要您有這份心,就是大愛,我就得謝謝您呀,謝謝您一直對教育的關心,謝謝您一直對桃源小學的關愛。”
好大功夫柴成安才從山裡出來,見到李國強,嘴裡不住說不錯不錯。
李國強心想,這不過一座小山而已,很普通,在自己湖南老家,風景秀麗之山數不勝數。
不過,任何事物多則濫,美則過,看得多了,視覺也就疲勞了,反而覺得沒有意思。(旅遊便是如此,看慣了看厭了家鄉的景色,便再花錢去別處看看。)
而這一目千里的大平原,突見一座山,儘管它不美,儘管它不高,但卻令人神往。
為什麼?因為物以稀為貴,因為平原大背景的襯托盡顯它的奇特。
隨後參觀了西窪鹽鹼地(經過李國強前幾年的改良,已經不是鹽鹼地了),後建的大瓦房以及門前的糧食加工廠和後院曾經的養雞場。
“雖然我家在大城市,條件也很好,可一家六七口人還是擠在七十多平方的房子裡。還是農村好,您家這三間兩廚的瓦房,得有個一百多平方吧?”
“這不好比,地段不同,從來都聽說農村要往城市跑的,都想吃供應糧,就沒聽說過有人想從城市往農村跑的。”
“董事長,其實你的故事我都有資料,但今天親臨現場一看,還是很震撼,您當時那種渴望擺脫貧窮走上富裕路的迫切心情一覽無餘盡收眼底。”
“其實想脫貧是人人的想法,但行動起來卻寥寥無幾,所以你那個‘李大膽’的外號不是浪得虛名。董事長,正是你這些事蹟感動了我,不然我可不會到山陽這個鳥不拉屎的落後之地。”
“跟著追夢的人,不會錯!”
李國強心想,這小子倒是蠻會總結的,這詞也會整,還追夢的人,他講得真不錯,我不正是沿著自己的夢想在追求嗎?
之後參觀了二建,去了兩個工地,朱援朝正在其中一個工地巡視並指導工作,很認真,李國強和柴成安都走到他身後了,他都沒有覺察。
李國強很滿意,管理人員就是要下沉,這樣才接地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援朝。”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