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盧萬玉(第1/2 頁)
在大柳鎮的大力支援下,水泥廠在舜山順利開建。
根據協議,前期投資五十萬元。
縣長裴廣慶還來參加了奠基剪彩儀式。
大柳鎮沒有平原之地,基本上都是山丘,農民收入極低。
不過,在李國強看來,這兒的風景倒是別緻,空氣也好。
廠子建成以後,需要招工近百人,鄉長李正平說,這事就交給他們。
柴成安便把一些要求交給了鄉里,李正平便組織各村按要求報名單,很快就招滿了。
李國強倒是為難了,柴成安是總經理,現在只是負責水泥古廠的前期建設工作,也不能總是拖在這兒,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集團的全面工作他要幹。
得再找個廠長。
想來想去,老家那邊沒有合適人選。
大家之前都是種地的,也看不出哪個有管理才能,現在廠子辦多了,管理人才卻稀缺。
跟柴成安商量,他的想法很簡單,招聘。
李國強也曉得招聘是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可從外邊招一個人過來,人生地不熟的,對這兒的情況一點兒也不清楚,弄不好就會水土不服。
柴成安卻說,誰不是從一無所知開始的?都找有經驗的,到哪兒去找?
李國強一想也是,改革開放幾年時間,大部分人的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城裡人基本上還是希望進國營單位,再孬也想弄個大集體,旱澇保收呀。農村人呢,大多數人想闖卻沒有路子,怕失敗,基本上也是守著一畝三分地,安分守己的過日子。
像自己這樣大踏步前進的,真不多。
沒辦法,只能聽柴成安的,招聘。
不過,柴成安說,其實不用怕,廠長實行聘任制,合同一年一簽,只要調動積極性,人的潛能發揮是超出想像的。
在柴成安的建議上,在安來縣電視臺播了三天廣告,招聘水泥廠廠長。
陸陸續續有七八個人來應聘,柴成安負責接待,每個人都談了話,基本條件、特長、性格、有無經驗,都做了詳細記錄。
最後選中一位年輕小夥子盧萬玉,二十九歲,轉業軍人,在縣水泥廠做過車間主任。
這個人選,柴成安滿意,李國強也滿意。
柴成安讓他和李國強見了面。
小夥子白白淨淨的,很精神,因為是初次見面,在李國強這兒還有些拘謹,“董事長好。”
“小盧,不要緊張,從今往後,我們就是同事了。”
“董事長,感謝集團錄用了我,這次我從縣水泥廠辭職,也是下了很大決心的,身份我不要了,反正那邊現在也快要倒閉了,我想自己出來闖一番新天地。”
“小盧,不用下決心,誰說我們私營企業就不香啊?我們集團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年收入都不低於三萬。”
五萬?盧萬玉心裡一驚,這可是我十幾年的工資。
“董事長,我來應聘不完全是為了工資,我更想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
盧萬玉這句話既是說給李國強聽的,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自己從部隊轉業,到縣水泥廠報到,當時可是一腔熱血,準備好好工作,大幹一場,讓自己的青春在水泥廠大放異彩。
可是很快他就垂頭喪氣了,縣裡鼎鼎大名的水泥廠,早已是資不抵債,工資經常都發不出。
盧萬玉被潑了一盆冷水,從頭冷到腳,從外冷到心。
有些有關係的,想方設法轉到行政口子去了,沒關係的,只好在水泥廠坐冷板凳。
盧萬玉是心灰意冷,逐漸也就麻木了,一天到晚混日子,很快,他都不認識自己了。
前天晚上和幾個要好的工友在小飯館喝酒打發時光。
說是吃飯店,其實他們幾個口袋裡沒幾個鋼蹦,也就弄一碟花生米,拍兩根黃瓜,叫上一瓶最低檔的明光酒,窮開心。
“盧哥,你說這廠子是不是死透了?”
“這還用問盧哥?能喘氣的都能看得出來。”
“當初我學習不好,可我爸是廠里老職工,我一點兒也不擔心沒工作。初中畢業那年,為了讓我進廠,我家老頭是提前退休的,就是為了讓我頂替。”
“那個時候,能頂替進廠,可是件讓人眼紅的事,你小子是祖個積德,有個工人爸爸。”
“說實話,那個時候進水泥廠做工人,雖然苦點,但工資穩定,要不是進了廠,就憑我?媳婦都找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