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新報熱線(第1/2 頁)
在新聞界,新聞雖無小事,但新報作為初入市場的新生力量,為了迅速搶佔一席之地,偶爾也會涉足一些頗具“狗血”色彩的事件報道,常以勁爆標題吸引讀者眼球。
新聞媒體行業設有嚴格的審讀機制,新聞出版主管部門精心挑選了一批在新聞出版領域深耕多年的資深老同志,他們分工明確,每日負責審讀特定報紙、審看電視臺節目或審聽電臺節目。一旦察覺問題,新聞出版主管部門便會立即約談相應媒體的負責人。新報的程總編就已多次接受這樣的約談。而近期,新報的一次“騷操作”更是直接導致程總編無奈之下“主動辭職”。
那是一個夜晚,湖南大劇院內演出正酣,突然有人高呼“有炸彈”,剎那間,恐慌蔓延,眾人紛紛奪路而逃,特警隊也迅速趕到現場,然而經過仔細、反覆排查,最終並未發現炸彈。尋釁滋事者旋即被抓獲歸案。
此事相關部門已明確指示“不得報道”,但新報卻置若罔聞,不僅進行了報道,還擬定了一個極為勁爆的標題——《湖南大劇院有炸彈?》,僅一個疑問號,便以疑問句的形式吸引大眾的目光,也著實聳人聽聞。
2002年3月份,程總編離職,晚報派遣張總編接手新報。張總編與非凡乃是同鄉,雖過往交集不多,但彼此相識且略有了解。張總編履新伊始,便將非凡調到身邊,任命其為總編輯助理兼總編室主任,期望非凡能為新報的發展更多地出謀劃策。
非凡到新辦公樓辦公的首日,恰逢晚報新辦公樓落成慶典。實際上,搬遷工作早在一年多前就已完成,只是由於需遷就領導的日程安排,慶典活動才一推再推。
暮春三月,本應春和景明,卻因風力較大而略顯陰冷。慶典於大樓外坪舉行,巨大的鋼架上支撐著一塊主題背景板。與會領導依次在前排就座,非凡等其他參會人員則坐在後幾排。
在慶典進行過程中,領導們的講話一波接一波。突然,一陣狂風襲來,背景板劇烈搖晃了幾下,眾人皆驚愕片刻。未幾,又一陣更猛烈的大風呼嘯而至,“嘩啦”一聲,背景板徑直朝著座席方向傾倒而來,恰好砸在前排領導的座位上。
現場頓時一片混亂,人們緊急疏散,緊急呼叫110、120,十幾名領導被送往醫院救治,後續仍有幾位領導住院治療,萬幸的是均無生命危險。非凡雖未受傷,心中卻隱隱有種不祥之感,畢竟第一天上班就遭遇如此尷尬之事,似乎並非吉兆。
此後,張總編時常與非凡探討新報的定位問題,兩人一致認為新報應定位為“市民報”,以切實服務市民為宗旨。憑藉非凡在女報工作時推出“有問就答”欄目的經驗,他提議報社設立一條“新報熱線”,旨在接受市民的諮詢與投訴,全力解決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非凡的這一建議得到了張總編的全力支援。於是,在總編室增設一部電話,正式開闢熱線,安排專人負責接聽、處理並記錄相關問題。
在非凡的精心策劃下,熱線逐漸升溫。
首先,報紙上同步開闢了“熱線回覆”欄目,如同當年女報的“有問就答”,針對市民關切的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予以解答。鑑於此類問題政策性較強,非凡要求記者以相關部門負責人的名義作答。
其次,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有關單位的負責人前來新報接聽兩小時電話,使市民的問題能夠得到最為直接的解決或最具權威性的解釋。近期,城管、電力、水政、環保等部門的負責人已輪流前來參與,效果顯著。
再者,邀請各界名人、明星與新報讀者透過熱線展開互動。非凡會事先安排報社記者、編輯撥打熱線,提出精心設計的問題,確保熱線不冷場,同時撰寫相關報道,使名人、明星與讀者的互動內容豐富且具可讀性。歌唱家騰格爾、教育奇人舒德初都曾受邀接聽熱線。
最後,為了進一步推廣熱線,張總編輯親自出馬,與市電視臺協商,以互換廣告的形式為熱線製作廣告。非凡撰寫的廣告語簡潔有力:“報警請撥
110,火警請打
119,急救要喊
120,其他問題都可撥打新報熱線。”搭配精彩的影檢視像,極具視覺衝擊力。電視臺為新報播發“新報熱線”廣告,新報則為電視臺宣傳新欄目、新電視劇,雙方實現了互利共贏。
兩三個月下來,漸漸地,市民們知曉了這條熱線,每日接聽的電話數量達到了十幾個。對於每一通來電,非凡都要求相關人員負責回覆,若暫時無法解決則需作出詳盡解釋,直至對方滿意為止。
這裡,說說騰格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