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掌嘴(第2/3 頁)
大。
當然,好處也不少,若是蔣慶之和嘉靖帝的關係搞好了,插手一些事兒更方便。
大明國祚要想改變,廟堂和江湖的改變缺一不可。
可萬事福禍相依。
蔣慶之想起了後世看過的那些史書和各種傳聞。
嘉靖帝駕崩後,他的親信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蔣慶之要想插手國事,改變大明命運,必然會得罪許多人。
嘉靖一旦駕崩……
那些人會瘋狂報復。
這是一條不歸路啊!
腦海中那股子蒼涼古樸的氣息越發濃郁了。
彷彿在嘲笑蔣慶之。
沒膽子的蠢貨!
但,我已經沒了退路。
蔣慶之微笑道:“陛下可好?”
竇珈藍就擔心他的身體,聞言鬆了一口氣。“陛下一切安好。”
蔣慶之咳嗽幾聲,嘆道:“我本想在江南了此殘生,可……”
難道不是去京城享受榮華富貴嗎?
眾人看向蔣慶之,覺得這貨是在矜持。
可蔣慶之眉間的苦澀之意貨真價實。
若是靠著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改變大明,固然時間會漫長一些,可穩妥啊!
這一下,蔣慶之的如意算盤被打破了。
“陛下對公子期盼已久。”竇珈藍隱約聽到宮中來人和陸炳說過,嘉靖帝當下能信任的親人一個也無,所以,找到國舅一家子,對嘉靖帝來說便是在人世間多了許多慰藉。
否則道爺更願意縮在西苑內修道。
“我知這一切不可改變。”蔣慶之深吸一口氣,“那麼,先回蘇州府。”
“公子的意思……”竇珈藍遲疑了一下。
“以為我想衣錦還鄉?”蔣慶之嘴角含笑。
“不敢。公子雅量高致,怎會如此。”竇珈藍低頭。
蔣慶之起身,淡淡的道:“有仇不報,非君子!”
老子就是要衣錦還鄉!
……
竇珈藍恨不能帶著蔣慶之快馬趕回京城交差,可蔣慶之的身體卻經不起這等折騰。
張茂給蔣慶之尋了一輛馬車,蔣慶之躺進去,一臉虛弱模樣。
實則是在盤算身份劇變後帶來的各種後果。
“下官擔心這一路……下官願護送公子回京。”張茂主動請纓。
竇珈藍卻冷冷的道:“這一路,我錦衣衛自有人馬接應,無需你部護送。”
張茂是想多和蔣慶之處處,好給這位新貴留下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
他心中暗罵,卻無可奈何。
“是。”
這時,馬車裡傳來了蔣慶之的聲音,“老張不錯。”
竇珈藍沒想到貴人對張茂竟然頗多好感,眸色微暖,“如此,你可令數十騎為扈從。”
茂才公果然是俺老張的恩師啊……張茂心中歡喜,精心挑選了數十騎兵,一番許諾和威脅,令他們一路扈從蔣茂才回京。
這時有信使來了,帶來了指揮使的話。
“……知府焦行想搶功,已經帶著人出發了。指揮使令千戶……暫且忍耐一二,功勞分潤些給他們。”
張茂腦門上青筋蹦跳,思量再三,把這事兒告知了蔣慶之,說道:“功勞由下官這裡分潤,公子此處不動。”
蔣慶之初到京城,需要功勞來堵住那些質疑的嘴。
蔣慶之笑了笑,“擔心我壓制不住地方官?”
張茂心中感激,“多謝公子,不過,縣官不如現管。”
您總是要走的,等你走了,焦行要收拾俺老張,那時候誰來為我撐腰?
老張是我看好的人,也是我第一批拉攏的人手。這特麼要奪他的功勞,不就是破壞我的謀劃嗎?蔣慶之不置可否的道:“知道了。”
……
官道延綿彷彿看不到頭。
“前方有人堵路!”
斥候回來稟告。
“護著馬車!”竇珈藍喝道。
隨即,眾人下馬過去。
就見官道上數百百姓。
為首的老人沒見過錦衣衛,行禮道:“見過軍爺。”
“讓路!”竇珈藍手按刀柄,目光銳利的掃過這群人。
老人哆嗦了一下,“倭寇為禍地方多年,今日聽聞軍爺剿滅了倭寇,老夫受鄉親囑託……”
老人回頭看了一眼低頭的百姓,“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