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什麼山?屍山(第2/3 頁)
胡宗憲。
胡宗憲默然。
孃的,果然讀書人的心都是黑的……張達沒辦法,硬著頭皮說道:「不知伯爺此後要做些什麼。」
這話看似問蔣慶之以後的志向,實則是問這個小團伙以後的政治目標。
蔣慶之莞爾一笑,「這個問題,我一直在等著你等來問。」
張達笑道:「伯爺年少有為,陛下信重,此後定然青雲直上。我等追隨伯爺,不求別的,只求個安穩。」
呵呵!
蔣慶之笑了笑,「我的志向啊!」
他看向北方,「歷朝歷代,國祚最多三百餘。開國時強大,隨後漸漸衰退,最後帝國斜陽。」
張達眨巴著眼睛,胡宗憲解釋,「從前秦開始,中原王朝短命。」
「多謝。」張達說道。
這二人看著倒是默契,蔣慶之抖抖菸灰,「大明立國多年,能否打破這個規律?」
張達目視胡宗憲。
這是伯爺在考核咱們,該你了,老胡。
胡宗憲說道:「若論得國之正,大明冠絕歷朝歷代。當下的大明,看似風光,實則暗流湧動,危機四伏。北方有大敵,內部君臣不和……」
這位後來的名臣,此刻還有些稚嫩,看問題不夠全面。
「國祚!」蔣慶之打斷了他的話。
「我以為……大明怕是難以打破這個興衰輪迴的規律。」胡宗憲見張達瞠目結舌的模樣,說道:「為官第一件事便是讀史。以史為鑑。看看如今的大明,再對照史書中的王朝景象,就能推斷出大明當下的局勢如何。」
張達問道:「老胡,那大明當下的局勢如何?」
胡宗憲看了蔣慶之一眼,蔣慶之擺擺手,示意他只管說。
嘉靖朝的風氣漸漸開放,民間拿皇帝來開玩笑,尺度之大,後人也只能說一句牛筆。
胡宗憲說道:「百姓的日子越來越艱難,軍隊糜爛,官吏貪婪……」
蔣慶之吸了一口藥煙,「大明當下,便如同帝國斜陽,看似輝煌,實則距離落山不遠了。」
他說道:「而我此生的志向……」
張達和胡宗憲看向蔣慶之。
一個小團體的未來,不僅取決於帶頭大哥的能力,更取決於政治目標。
能力,張達覺得蔣慶之不差,甚至令人驚豔。而且,他還是嘉靖帝的表弟,深受信重。
帶頭大哥定下政治目標,隨後小團體便以此目標去努力,這便是結黨。
此刻,夕陽輝映著大地。遠方,一隊隊騎兵士氣高昂的帶著戰利品迴歸。
「我想擊破那該死的興亡規律,讓大明昌盛五百年!」
……
胡宗憲身體一震,不敢置信的看著少年。
這個時代的結黨,更像是抱團取暖,而後演變成為了謀求升官發財而互相幫助的小團體。後來自我標榜為國為民的東林黨也不例外。
比如說嚴黨。嚴嵩父子的目標就是升官發財,為此柔媚侍主,收受好處……
上行下效,嚴黨內部的成員都以升官發財為目標,於是,大夥兒只講利益,不顧大局。
歷史上胡宗憲的能力在嚴黨內部算是頂尖,但為了升遷,為了能去東南執掌抗倭大權,胡宗憲只得行賄嚴黨大佬。
這樣的小團體,遲早完蛋。
胡宗憲覺得蔣慶之的目標,大概就是輔佐君王。
可沒想到他卻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具體的目標。
「讓大明國祚鼎立五百年!」
腦海中,大鼎還沒開始加速。
蔣慶之有些懵逼,心想難道是系統崩了?
或是能量耗盡。
蔣慶之拍拍二人肩膀,「願意追隨我的,升官發財我不敢擔保。」
他目光炯炯看著二人,「人這一生總得有做些什麼,才能不負此生。那麼,我希望在臨死前能問心無愧的對兒孫說,我此生,無愧大明,無愧……來這世間一趟。」
他叼著煙,離開了戰場,不斷觀察著腦海中的大鼎。
——鼎爺,你倒是說句話啊!
——給個暗示也成。
可大鼎卻依舊如故。
身後,張達和胡宗憲交換了個顏色。
「老胡,你覺著伯爺的志向如何?」張達發現胡宗憲的面色有些漲紅,以為這廝不贊同蔣慶之的政治目標。
但他不知道的是,胡宗憲的政治目標就是有一番作為,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