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初見長孫悅(第1/2 頁)
戶部尚書劉政會成為長安城的勳貴中最具有人氣的官員了,劉政會是上朝時被同僚排擠,下了朝被同僚譏諷。
聽說現在勳貴們的後宅是家家扎小人,詛咒劉政會不得好死。
這讓劉政會是哭笑不得,這徵收重稅是太子出的主意,可背黑鍋的卻是他。
勳貴們不敢和太子作對,但你劉政會可沒人慣著你,誰讓收稅的是你戶部的人呢。
不過這也怪不得那些勳貴,要是以前沒幾個錢,大家同僚一場不會因為幾個銅錢和劉政會為難的。
但現在不同了,自從李承乾的民用工業區的發展,勳貴們就都組建了商隊,來往於各地之間,從大家對劉政會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裡面的利潤可見一斑了。
長安城的物價在李承乾的特意關照之下終於降到正常的水平。其實李承乾如此的關心糧價的是有原因的。
就在李承乾的儲備庫有大批的糧食運進去後,不少人家裡經營糧食生意的權貴竟然找到了張玄素那個老夫子,想在老夫子這弄點糧食,
至於這中間的差價嘛,好商量,反正想把糧食神不知鬼不覺的弄出來不是什麼難事,報個受潮了,報個走水了,這不是很簡單的是嘛。
可張玄素是什麼人,那頭子的倔脾氣比起他那個師弟魏徵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些找他辦事的權貴讓老頭子一頓臭罵,弄得灰頭土臉的回去了。
弘文殿
自從李承乾監國理政以來,這就變成了他的辦公地方。眼下李承乾就坐在本來屬於值班宰相的椅子上聽著各部重臣的奏對。李承乾看了一樣耷了個腦袋,蔫了吧唧的劉政會,他當然知道
劉政會是替他受過,劉政會是功臣,平時辦差也算盡心,凡事都要有個度,也該給他一顆甜棗吃了,要不就會寒了劉政會的心。
這次的事就是拿他做個娃樣子,讓那些跟著李世民的多年的朝臣都知道自己可不是好糊弄的。
“劉尚書,你呈上的義倉條陳本宮看了,也真是難為你了,朝廷窮你這個管家不好當啊”,李承乾的話讓這幾天受盡白眼的劉政會那個感動啊,連連說自己不過是盡了本分而已。
李承乾抬起手打斷了他:“南詔和林邑糧食產量異常的高,最近工業區的儲備庫在南詔和林邑採購了大量的糧食,劉尚書下去後你去找張玄素大人,他會告訴你如何在南邊搞到糧食,稍解燃眉之急吧,
押運的部隊由令公子劉玄意為統軍,只要糧食進了太倉,本宮算他軍功一件。”
他早就惦記儲備庫糧食的來路了,可太子不說誰敢問啊,這回好了,不僅能解決一部分糧食問題還能讓自己家那兔崽子得一回軍功,這簡直是白送的軍功啊,劉政會忽然覺得這幾天的氣受的值。
在大唐軍功是要用命去換的,不是誰都能撈到押送國庫存糧的便宜機會的。你看看那個不是手眼通天之輩,就說往雲中和定襄一線押送軍糧吧,那活兒是高履行他們這些皇親國戚才能輪上的。
太子殿下真是好人啊,隨即也顧不得臉面,連連向李承乾稱謝。
李承乾:“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大唐是個農耕國家,農時是最重要的事,眼下關中各地正在忙於播種,朝廷施政的重心也必須向這方面傾斜。”,
“另外廉政部牛尚書,你要加快州縣部門的建立,不僅要讓他們監督下層的官吏也要他們向百姓切實的解說朝廷的法令。”
翌日,正在用早膳的李承乾被小丫頭李麗質抓住了,原因是李承乾答應了她好多次答應她去長安的街市玩可總不兌現,這回小丫頭學精了,一大早就到了東宮等著。
長安的西市則相當於現在的商貿大市場,多是平民百姓聚集之地,也有大量來自西域中亞等國與倭奴和高句麗的東亞客商彙集於此,人流客源也比其他坊市複雜,除了天南地北的來往商客,也有各國商旅和大批“胡商”。
大唐自開國之初,便制定了開放的基本國策,為了能引來大量胡人豐富中原文化及增加貿易收入,
早在唐武德年間,便曾推出了種種對外優惠政策,如武德二年頒佈的《武德令》所載:蕃胡內附者,上戶丁稅錢十文,次戶五文,下戶免之。
自李世民登基以來,民間手工業發展十分迅速,加之長安工業區產出的各種產品,這樣讓更多胡商趨之若鶩。
行人穿梭其中,隨處可見販夫走卒或商旅駝隊,這也使得西市內充滿了人間煙火氣,又如大衣行,豆家店,傢俱店,摺扇店,酒樓等,在西市中可謂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