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廢后武則天(第1/2 頁)
尚書左僕射許敬宗急忙出列:“稟陛下,皇后自入宮以來,一心輔佐陛下,未曾有過半點私心。諸位同僚如此說,豈非無中生有?”
武家人也跟著道:“稟陛下,臣等為陛下盡忠職守,從未有過懈怠,怎可因為同僚的猜忌就輕易抹除皇后與臣等的功績,如此,豈非讓人寒心?”
李治有些慚愧,內心有些動搖。
皇后確實入宮便一心盡力輔助朕處理朝政,且朕與皇后感情深厚…朕如今的身子也越發虛弱,更是需要皇后的輔佐。
上官議一看皇上的神態,暗道不好。
“陛下,這天下終究姓唐,是太宗和高祖親手打下來的江山。”他語氣沉重的提醒著,越說越痛心。
“慈禧使一國皇帝淪為傀儡,外敵頻繁入侵。難道這還不能讓吾等引以為戒嗎?”
李治聽到他提起耶耶,腦子又瞬間清醒過來。
江山社稷的穩定,才是至高無上的考量。
慈禧的先例,一個國家的皇帝淪為傀儡的歷史教訓,再次被提起,讓李治的思緒重新聚焦於國家的未來和皇權的穩固。
正欲開口。
許敬宗突然挺身而出,高聲宣佈了一項震驚四座的指控:“陛下,臣有要事稟告,中書侍郎上官議涉嫌通敵賣國,證據確鑿!”
許敬宗的話語如同晴天霹靂,瞬間打破了朝堂的寧靜,大臣們面面相覷,
議論聲此起彼伏,朝堂上一片譁然。他隨即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聲稱這是上官議與吐蕃之間往來的密信。
一旁的太監連忙接過呈給李治。
李治接過書信,神情凝重地瀏覽著信中的內容。
看完之後,他將目光轉向上官議,聲色未明地質問:“上官議,你對此事作何解釋?”
面對突如其來的指控,上官議並未慌亂,而是挺直了腰板,以堅定而有力的語氣回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臣自問忠君愛國,從未涉足此等卑劣之事。
更何況,我大唐威震四海,萬國來朝,臣身居要職,何須行此下策?
請陛下明察秋毫,還臣一個清白。”
然而,許敬宗並未因此退縮,他堅持道:“陛下,證據確鑿,不容狡辯。
臣懇請陛下將上官議下獄,徹查他與吐蕃之間的全部往來,以明真相。”
長孫無忌欲為他求情,但未等開口,李治已抬手製止。
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不容輕率處理:“此事關係重大,上官議,你先在獄中等候,朕會交由御史臺徹查,務必查明真相。”
李治的決定,如同一記重錘,敲定了上官議的命運走向。
朝堂之上,一時間沉默籠罩,每個人心中都揣測著這場風波的最終結局。
正當許敬宗沉浸在指控上官議所帶來的短暫勝利之中,尚未完全從那股得意忘形的情緒中抽離。
李治的聲音再度穿透朝堂的沉寂,如同一道清冽的晨鐘,喚醒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他簡短而有力的一聲“宣”,讓整個殿堂瞬間肅穆,所有目光匯聚於那位手中已持詔書的太監身上。
“大唐皇帝制曰
朕聞天地之大德曰生,君臣之大義曰忠,夫婦之大倫曰和。
自古以來,帝王之治,以德為先,以禮為本。
今朕痛心疾首,不得不言於天下,以正綱常,以明法度。
武氏,自入宮以來,雖有才智,然其行不端,心術多詐。
近來,屢有不軌之行,妄議朝政,離間骨肉,其心不正,其行不軌,已失婦道,難為後宮之表率。
朕念其初入宮時,亦曾有賢德之名,故屢加寬宥,冀其能改過自新。
然而,武氏不思悔改,反加猖獗,其罪已深,其惡已彰,不得不廢。
朕今依據祖宗之法,以禮義為繩墨,以律令為規矩,廢武氏為庶人,以正綱常,以明法度。
朕亦深自反省,今後將更加勤於政事,廣納賢才,以期國家之治,百姓之安。
此詔,天下皆知,以示朕之決心,以警後人,不可忘卻綱常,不可違背法度。
朕望天下臣民,皆能以禮義為先,以忠孝為本,共襄盛舉,以興大唐。”
詔書的宣讀,如同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將許敬宗從得意的巔峰直接拋向了絕望的深淵。
他猛得抬頭,與李治那洞悉一切的眼神相遇,那一刻,他心中所有的得意與算計瞬間化為烏有,只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