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傳送失敗(第2/2 頁)
光幕上又提到了文成公主入藏,李世民仔細觀看後世發言後說道:“朕都已被尊為天可汗,卻也奈何不了吐蕃?”
長孫皇后溫柔地安撫:“二郎,文成公主的和親,實則是一場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她帶去的工匠和技術,將促進兩地的共同繁榮。
這不僅是一場政治婚姻,更是文明之間的橋樑。”
李世民略顯憂慮:“但朕也擔憂,正如後世所言這些技術和工匠的傳播,或許會使吐蕃國力增強,未來成為我朝的隱患。”
長孫皇后也緊皺著眉頭:“確是如此,但觀後世所言,我朝與吐蕃互有勝負,唯有和平才能使黎民得以安穩。”
李世民輕撫長孫皇后的眉眼:“是朕的不是,讓你憂心了。朕明日早朝再與朝臣細細商議,你不要擔心。”
永徽元年唐儉家
唐儉讀到這段話時,他的表情從最初的淡然,逐漸轉變為複雜的混合情緒——既有對往事的無奈苦笑,也有對那段生死邊緣經歷的深刻記憶。
他輕輕地放下手中的書卷,目光似乎穿透了厚重的牆壁,回到了那個風雲激盪的時代。
“此李靖者,成事不足,而敗事有餘也!”唐儉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戲謔,卻也難掩其中的幾分震怒。
“昔非吾足健,恐已成異域孤魂矣。
吾獨於議桌上與敵周旋,彼則無言,揮師南下,險致吾為兩國兵戈之犧牲。”
他站起身來,在屋內來回踱步,每一步都似乎在丈量著那段歷史的沉重。
“歸朝後,每遇彼,怒火中燒。
彼則若無其事,似一切與彼無關。
哼,縱其功赫,亦難掩彼之輕率與不敬於吾。”
唐儉的語氣中透露出一絲苦澀,“彼雖不敢面頂,然又何如?
吾心之怨,豈虛語所能釋?
縱至吾長眠之日,亦當於碑上刻此史,使後人知,名將亦有過失,不容寬宥。”
然而,說罷,唐儉又輕輕嘆了一口氣,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無奈。
“終歸,此亦兵荒之無奈。
或彼亦有其難言之隱與考量。
惟,於吾唐儉,信之破裂,永世之傷,難復矣。”
唐儉的話語中,既有對過往的耿耿於懷,也透露出對那段歷史複雜情感的深刻理解。
在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每個人的命運都與大時代的潮汐緊密相連,而個人的恩怨情仇,也往往被歷史的大浪所淹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