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王安石再提變法(第1/2 頁)
嘉佑元年
三司度支判官王安石:“陛下,諸位同僚也已看到各大學派與後世對獨尊儒術的反對。
今日國庫空虛,邊疆不寧,百姓生活困苦。
若不改革,長此以往,國家何以富強?百姓何以安生?吾等所提之變法,實則為富國強兵之計。
青苗法、免役法,旨在減輕百姓負擔,市易法則可通商利民,皆為國泰民安之策。”
翰林學士司馬光出聲反對,他認為王安石的變法會破壞傳統的封建秩序和社會穩定。
“回陛下,吾等皆憂國憂民,但變法之舉,需慎之又慎。
王公所提變法,雖旨在富國強兵,減輕百姓負擔,然吾恐其破壞傳統之封建秩序,動搖社會之穩定。
青苗法、免役法等,雖意在利民,但若操之過急,或致地方官吏濫用職權,百姓負擔反增。
市易法通商利民,亦需警惕商賈壟斷之弊,以免貧者益貧,富者益富,激化貧富差距,引發社會動盪。”
昭文館大學士文彥博:“臣附議,吾非反對一切變法,實則主張改革需循序漸進,以史為鑑,觀其成效。昔漢武帝獨尊儒術,雖一時強盛,然終致國力空虛。
秦始皇焚書坑儒,雖統一六國,然速亡之禍,實由獨斷專行。
故吾等行事,當以穩重為先,不可輕率行事,破壞了祖宗留下的制度與秩序。”
面對司馬光與文彥博的反對,王安石堅定回應:“吾等深知國家之弊,百姓之苦。
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旨在糾正舊弊,非為顛覆。
改革之路不易,但吾等身為臣子,當以國計民生為重,不可畏首畏尾。
吾等改革,實為救國之策,以國家之大義為先。”
司馬光與文彥博聽罷,面露憂色,司馬光緩緩道:“王公,汝之決心,吾等皆知。然改革之舉,關乎國計民生,非可輕率。”
文彥博亦附議:“司馬公言之有理。吾等行事,當以穩重為先,不可因急於求成而破壞國家之根本。
改革需謹慎,不可操之過急。吾等當以百姓之苦為己苦,以國家之安為己任。”
面對朝中大臣的分歧,宋仁宗趙禎神色凝重,他緩緩開口:“諸位愛卿,今日朝堂之上,皆為國之大事。
王卿之變法,司馬卿與文卿之反對,皆出忠心,吾心甚慰。
然此事關乎重大,需深思熟慮,不可輕率決定。”
他環視四周,聲音溫和而堅定:“吾等當以國家之大局為重,百姓之福祉為先。
今日,吾提議,暫且放下此事,諸位可將各自之觀點,詳盡記錄,日後朝會再作討論。”
宋仁宗的提議,旨在緩和朝中緊張的氣氛,眾人齊聲應是。
隨後,宋仁宗轉而提出:“前朝後世皆有議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弊。
諸位愛卿,可否就此論題,各抒己見,以史為鑑,為今日之國策,提供參考?”
王安石首先發言:“陛下,諸位同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舉,雖鞏固了儒學的地位,但亦有其弊端。
漢武帝時期,獨尊儒術,確實一度強盛,然其後,國家思想趨於僵化,創新受阻,終致國力空虛。
此乃吾等變法之初衷,欲激發國家之活力,而非拘泥於一學。”
司馬光則從另一個角度提出:“王公所言,吾亦認同。
然吾等亦當思考,獨尊儒術雖有其弊,然亦有其利,儒學之仁義禮智信,實為社會之本。”
文彥博補充道:“如今各大學校所學皆為儒學,想要更改並不容易。”
王安石不禁冷哼出聲:“確是如此,邊關百姓也學習用儒術對抗敵人刀劍。
長此以往,無兵無將,吾等只能任人宰割。”
王安石的話音未落,朝堂上一片寂靜。他的言辭犀利,直指當前教育與軍事訓練的不足,讓在場的眾臣皆感到了沉重的壓力。
趙禎沉吟片刻,緩緩道:“王卿所言,雖刺耳,卻有其理。吾等不可否認,教育與軍事的結合,確是國家強盛之本。”
面對王安石的犀利言辭,文彥博眉頭緊鎖,他深知軍事與教育的平衡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但過度強調軍事,尤其是武將勢力的膨脹,歷史上不乏因此導致國家內亂的先例。
他緩緩開口:“陛下,諸位同僚,吾等皆知,軍事之強,固為國之本。
然,吾亦擔憂,若過度強調武力,忽視儒學之教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