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李隆基安撫官員(第2/2 頁)
“宋卿,你與張九齡大人共同負責此事,確保懸賞令的執行有力,同時也要注意收集各地的情報,為軍事行動提供支援。”
宋璟躬身施禮:“陛下,臣定當與張大人緊密合作,確保懸賞令的效力,同時加強情報收集,為朝廷的決策提供準確依據。”
李隆基的目光再次掃過群臣,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諸位愛卿,安祿山之亂是對我大唐的嚴峻考驗。
但朕相信,在眾卿的輔佐下,我們定能制止叛亂,重振大唐的雄風。”
群臣齊聲應和:“願為陛下效力,平定叛亂,恢復大唐的繁榮!”
源乾曜隨即提起張巡:“陛下,今日所見,皆乃歷史之鑑。
張巡以七千人守睢陽,面對叛軍十八萬,堅守十月,其忠勇可嘉。
然其守城之法,雖出於無奈,亦引發了關於忠君與民本的深刻思考。”
源乾曜的聲音在大殿中迴響,他的目光堅定,彷彿能穿透時空,看到那歷史長河中的英勇身影。
宋璟回應道:“陛下,張巡之忠,乃忠於國家,忠於社稷。
其堅守睢陽,雖犧牲百姓,實欲以一城之死守住大唐的東南屏障,保護更多黎民免受叛軍的蹂躪。
此乃大忠也。”
張九齡則提出不同看法:“陛下,臣以為張巡雖忠,然其守城之法,未免過於極端。
忠君之道,不應以犧牲無辜黎民為代價。
國家之本,在於民…”
若民不聊生,忠君之舉又有何意義?
最終他還是沒把最後那句話說來。
李隆基的目光輕輕掃過張九齡,彷彿已經聽到他那句未盡之言。
他緩緩走回龍椅坐下,話語中暗含深意:“為人臣者,自當為君盡忠。
張巡以七千之眾,堅守睢陽,面對十八萬叛軍,其忠勇之舉,實乃古今所罕見。
張巡之忠誠,不亞於古之名將,其守城之戰,更是為大唐王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他頓了頓繼續問道:“如今張巡何在?”
群臣面面相覷,小聲交談一番,隨後源乾曜回道:“回陛下,臣等此前未聞其名。或許如今張巡年歲尚小?”
李隆基沉思片刻:“源愛卿,張巡乃國家未來棟樑,不可或缺。
著令各地官員留意張巡蹤跡,一旦發現,即刻上報朝廷。
同時,命有司提供資助,確保張巡能專心學問,不為生計所困。”
源乾曜自然順從答應:“臣領旨,定當不遺餘力尋找張巡,並全力支援其成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